养老保险的意义,是在职工退休后,能够每月领到养老金,对退休人员是一笔稳定长久的老年保障,也是国家对于老年群体的关怀。
但很多临近退休的人员,可能只了解养老金,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除了养老金之外,退休人员还能领到哪些钱。
1、职业年金(企业年金)
在2014年国家建立了职业年金和企业年金,目的是为职工退休后待遇多一份保障。由单位和个人共同缴费,通常个人缴纳按照工资的4%缴费,单位缴纳8%。
缴纳的年金全部计入个人年金账户,在办理退休后,能够每月领取职业年金。领取标准为个人年金账户总额,除以139个月,发够139个月就没了,随养老金每月发放。
2、住房公积金
五险一金中的一金就是住房公积金,按照工资5-12%进行缴纳,单位缴纳比例必须和职工一致。比如职工按照8%扣除公积金,那单位也要按照8%进行缴纳。
如果职工在退休时,住房公积金没有用于买房贷款,那么在退休之后,可以一次性领取公积金账户余额,最高的能领几十万,也算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3、过渡性养老金
拥有视同缴费年限的人员,比如1992年之前进入国企工作的、2014年之前的事业单位人员,在这个时间点之前的连续工作时间,都被认为视同缴费年限。
国家对于这部分工作时间,虽然职工没有实际缴纳社保,但国家是认可这部分社保时间的,所以在退休之后,对于这类人群有过渡性养老金的补贴。
4、独生子女补贴
我国在1982年开始实行计划生育,对于只生养一个孩子的父母,发放独生子女光荣证。并且在退休之后,各地区基本都有相关的独生子女补贴。
北京地区是每人1000元,上海地区是每人5000元,山东地区是每月100元,发放5年。如果符合条件的退休人员,可以咨询当地社保部门进行申领。
5、其他专属福利
除了以上4种常见的福利补贴之外,部分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对于退休人员还提供生活补助以及节日慰问金,发放标准各地区都不一样。
在退休之前,最好在单位了解清楚,因为这属于单位福利,并不属于国家政策。通常都是先要跟单位报备,再由单位统一进行发放。
级别高一些的公务员,还能领到生活补贴,以及每年固定数额的医疗补助,这都是公务员的福利,很多事业单位人员都不享受。
其他的,像退伍军人、老红军、边远地区退休人员,都还有额外的补贴政策,每月能多领80-200元不等。
政策福利,除了跟单位有关之外,还跟当地的经济水平有关,即使是同样的福利补贴,在不同地区,发放金额也有不小的差距。
所以在退休后,一定要了解清楚,因为很多补贴并不是自主发放,都是需要到相关部门进行申请,审核通过后才会发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