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承中国工会百年传统 推动工会工作创新发展

全国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

徐留平


2025年4月22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召开“五一”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国工会百年成就和经验启示以及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推荐评选工作情况,并答记者问。全国总工会/供图

2025年是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回顾总结中国工会百年来波澜壮阔的光辉历程,对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党的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创新发展,团结动员亿万职工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中国工会百年的光辉历程

1925年5月1日,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于广州召开,中华全国总工会宣告正式成立。一百年来,中华全国总工会在党的领导下,组织动员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奋勇拼搏,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作出了卓越贡献。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承担起工人运动领导者和工人阶级先锋队的责任。1921年党的一大通过的《关于当前实际工作的决议》,规定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中心工作是领导、组织和推进工人运动。这一时期,中国工会按照党确立的工运策略和活动方式,努力提高工人阶级政治觉悟,动员广大工人群众积极投身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洪流,不断掀起工运高潮,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新中国立下了卓越功勋。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最早实施的三部基本法律之一。这一时期,中国工会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动员广大职工迅速投入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的伟大斗争,以国家主人翁的姿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为建立和巩固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政权、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进行了艰辛的努力,创造了光辉业绩。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978年10月,中国工会九大召开,邓小平同志向大会致祝词,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工会工作指明了方向。这一时期,中国工会紧跟党工作中心的战略转移,团结动员广大职工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积极开展群众性建功立业活动,明确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基本职责,确立了“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以职工为本,主动依法科学维权”的工会维权观、“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的企业工会工作原则,引导职工正确对待改革中的利益关系调整,为推进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每逢“五一”国际劳动节都以不同形式向职工群众致以节日祝贺,亲临全国总工会机关与劳模代表座谈,每到一地考察都深入基层看望劳模工匠、慰问职工群众,多次给劳模、一线职工回信,亲自谋划指导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向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致贺信,与全总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为党的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掌舵领航、把关定向。这一时期,中国工会自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团结引领广大职工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踊跃投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在新时代展现了担当作为。

中国工会发展壮大的基本经验

在我国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的发展历程中,一代又一代工会工作者不断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是推动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创新发展的重要遵循,应该长期坚持,倍加珍惜。

一是坚持党对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的领导。中国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工人运动蓬勃发展的产物,坚持党的领导是工会的天然属性、优良传统。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工会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工运事业才能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才能生机勃勃向前发展。

二是坚持围绕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开展工作。作为党领导下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心任务就是工会组织的奋斗目标。正是由于中国工会始终坚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团结带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为实现党确立的发展任务团结奋斗,中国工会才能永立时代潮头,体现价值、展现风采、发挥作用。

三是坚持理论创新推动实践创新。中国工会围绕不同历史时期涉及职工队伍和工会工作的重大问题,加强研究探索,深化对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的规律性认识,不断从理论上作出新概括。百年来党的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的一系列理论创新成果,是指引中国工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

四是坚持以职工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从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时把“救济工人”写入总章,到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确立为工会的基本职责,中国工会以职工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始终未曾改变。只有把职工群众当亲人、把职工群众的安危冷暖、急难愁盼放在心上,工会才能打动人心、温暖人心、影响人心、赢得人心。


2025年2月27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在广东省广州市启动2025年“工会帮就业”行动。图为“校企+工会”就业协作签约仪式。中新社记者 陈楚红/摄

五是坚持加强工会改革和建设。不断加强改革和建设是中国工会永葆生机活力的不竭动力。只有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主动适应形势发展变化,自觉运用改革精神谋划工会工作,才能把工会组织建设得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坚强有力。

奋力开创党的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新局面

百年风雨铸荣光,继往开来正当时。新征程上,我们要强化政治担当,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昂扬奋发的姿态推动党的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创新发展。

一是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把坚持党的领导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保证,进一步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加强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重要论述的学习,切实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强化职工思想政治引领,结合不同职工群体思想特点,创新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发挥好工会报刊和工人文化宫、职工书屋等工会宣传阵地作用,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引领实效。

二是团结动员亿万职工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点产业,广泛深入持久开展各种形式的建功立业活动。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加强劳模和工匠选树宣传,推动落实劳模工匠待遇,提升劳模工匠地位。加强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建设,做深做细“劳模工匠助企行”专项行动,广泛开展劳模工匠创新成果展示交流活动,最大限度发挥劳模工匠作用。

三是履行工会维权服务基本职责。推动落实就业优先政策,进一步深化工会就业创业服务。加强劳动关系矛盾排查化解,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推动平台企业建立与工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代表常态化沟通协商机制,真心关爱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完善“普惠性+特殊性”维权服务工作体系,发挥中国工会“职工之家”APP作用,为职工群众提供及时、高效、优质服务。完善相对困难职工常态化帮扶机制,做好职工临时性生活困难帮扶救助工作。

四是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精神,积极履行工会牵头抓总职责,突出改革重点、突破改革难点,推动完善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职业发展体系、技能和创新要素参与分配制度,充分发挥企业在推进改革中的主体作用,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走深走实。

五是加强工会和职工对外交流交往合作。积极开展工会双边多边交流合作,做实做细工会对外交流品牌项目,厚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增进同各国工人阶级友谊。认真履行国际劳工组织理事会工人正理事职责,不断提升中国工会在国际劳工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来源:《中国新闻发布》杂志2025年第5期(总第041期)新征程栏目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