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张灵甫遗孀王玉龄登上孟良崮,身边还跟着儿子张道宇。
这一年,王玉龄79岁,儿子张道宇60岁。
有人认出娘俩,端详起张道宇高高的个头,情不自禁地说了一句:“儿子很像父亲。”
王玉龄却道:“他爸爸比他还帅!”言语间依旧对丈夫深怀欣赏与崇拜。
1945年,王玉龄嫁给了比自己大25岁的张灵甫。
两人的婚礼在上海金门饭店举行,由时任湖南省政府主席的程潜主婚,过往宾客无不感叹郎才女貌,好不般配。但鲜为人知的是,王玉龄的母亲对这桩婚事其实并不同意。
1928年,王玉龄出生于湖南长沙,其父系家族多年来经商有道,富甲一方,民国时期原国民党湖南省政府主席何键乘坐的第一辆轿车就是王家捐赠。
母亲罗希韫祖上曾官至兵部尚书,也因此对于军人的生命不是自己的这一点深有体会,再加上罗希韫自己就守了半辈子寡,所以当她听说女儿要嫁给张灵甫时,坚决不同意。
但年方17的王玉龄当时经人介绍认识张灵甫,对这位身高1米89,长相英俊的军官一见钟情,母亲不同意,她便在伯父伯母的支持下嫁给了张灵甫。
却没想到,母亲当年的担心后来在王玉龄身上成了事实。
新婚不久,张灵甫被委任国民革命军整编74师师长,1947年5月16日于孟良崮战役中被击毙,时年44岁。
张灵甫死时,19岁王玉龄还住在南京二条巷焦园一号的花园别墅里坐月子。
不久之前,她还挺着9个月大的肚子,坐着吉普,一路颠簸,到前线去探望丈夫,后回家静心待产。
张灵甫死后,王玉龄自此和老母、幼儿相依为命,1948年由厦门坐船到了台湾,原本优渥的身家也已经所剩无多。
王玉龄后来回忆起来,刚到台湾时,宋美龄曾表示要约见和慰问战死将领的家属,探讨如何安排她们的生活。但当她和其他几位战死将领遗孀到了宋美龄府邸,等候良久,却只等到来人施施然道:“夫人身体不适,改日再来吧。”
这之后,王玉龄对国民党当局不再抱任何期望,在姨夫、陆军总司令孙立人的私人帮助下,王玉龄在25岁时离开台湾去了美国,考入纽约大学学习财会专业。
为了维持生计,她每天上午到一个由广东人开的进出口公司打工,吃过午饭后去上课,挣来的钱她也不敢多花,自己留一少部分,其余还得寄给留在台湾的母亲和儿子。
这一年,王玉龄和张灵甫的儿子张道宇也已经6岁了,母亲走后,他和外婆一起寄住到了姨妈家里,一开始他们住在台北,后来姨夫生意失败,全家搬到了山上。
这期间,张道宇和母亲只能靠写信沟通,偶尔他会要求母亲给自己买一些玩具,母亲都会照办,但除此之外,母子俩再没有时间沟通。
张道宇回忆起来,全家搬到山上生活最拮据时,他每天的菜就是一个咸鸭蛋,而母亲从美国寄回台湾的钱,不仅供养了外婆和他,也在一定程度上贴补了姨夫一家的生活。
一直长到12岁,张道宇终于被母亲接到美国一起生活。
这时,王玉龄经过4年苦读,以优异成绩毕业,并在罗斯福医院任会计2年,后在五星级饭店工作,最后又进入美国航空公司工作。
而张道宇,到美国后,接受的教育和成长轨迹都颇为自由,一眨眼就从当初刚到美国时“瘦得只剩一把骨头”的小男孩长成了大高个的帅小伙。
令他印象深刻并一度费解的是,当他成人时,母亲却坚决不许他读军校,并言之凿凿道:“在自己国家都不当兵,去别人国家当什么兵呢?更何况当兵的命都不是自己的,我宁愿你去摆个地摊,过个简单的日子。”
这番话似曾相识,就如王玉龄的母亲当年给她讲的一般。
后来,张道宇果然没读军校,而是成了一名商人。
在美期间,他结识了方先觉的女儿方晓梅。
同为抗日将领之后,两人谈得颇为投缘,经常联系,并日久生情,最终结为恩爱夫妻。
婚后,夫妻俩分别在台湾注册了公司,各自经营着一番外贸进出口生意,不停往返于台湾、东南亚和美国开展业务。
1985年,张道宇和方晓梅的独子在台湾出生,可能是为了纪念自己的父亲,张道宇为儿子取名张正甫。后来,张正甫投身演艺界,因为长相酷似爷爷,还曾在电视剧中扮演过张灵甫,并改艺名张允泽。
另一边,王玉龄自1973年受周恩来总理邀请返回大陆后,一直同大陆保持着联系。1976年,周恩来总理逝世后,夫人邓颖超还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亲切接见她。
1995年,张道宇和妻子在王玉龄的支持下,将公司迁到了上海,开始在上海定居。
1996年,王玉龄也带着母亲回到了故乡长沙,自此一住就是7年,直到母亲以101岁高寿在长沙去世,她才和经商的儿子一起定居到了上海。
但之后,她也间或应邀到南京、长沙等地,参加黄埔后裔的见面会活动。
而张道宇,在将公司搬到上海经营,生意越做越大之际,还做了一些老兵关爱的公益项目。
2007年,王玉龄和儿子张道宇一起登上了孟良崮。此时的王玉龄,虽年近八旬,但步态轻盈,思维敏捷,谈吐流利,并仍不失当年风韵,自张灵甫死后,她一生未再嫁,儿子张道宇曾对此无法理解,直言:“她的想法已经过时了,现在的世界变化这么快,谁还会为谁等?”
2021年,王玉龄以93岁高龄离开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