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精卫的一生可谓是被钉在耻辱柱上遭人唾骂。抗日战争时期公然叛变,成为日本人的走狗,而汪伪政府的存在更是让人对其咒骂不已,连带着汪精卫的家人没一个能逃过被唾骂的命运。
然而,这样的汪精卫一家,却在阴差阳错之下救了一个中共特工。
不寻常的清晨
1942年7月的一个清晨,汪精卫的老婆陈璧君见着一行日本人来到了汪公馆。虽然他们是为日本人卖命,但是好歹也是伪政府的总统和总统夫人,居然就让日本人堂而皇之不打招呼地就走了进来。
陈璧君本来就不是一个好性格的人,见状更是气不打一处来,于是询问他们因何而来。而日本人拿出特高课给出的签发令,说是怀疑汪精卫身边有间谍,他们是奉命前来拿人的,而那个人便是汪精卫当时的贴身翻译汪锦元。
汪锦元本人才三十多岁的年龄,人长得不错,办事更是牢靠,一口流利的日语让汪精卫对其信任有加。因着关系非常,陈璧君也逐渐将汪锦元当做自己的半个家人,因为当日本人要捉拿他的时候,陈璧君便问是否有确凿的证据。
日本人当然没有确凿的证据,否则也不只是拿人这么简单。而陈璧君见日本人没有确凿的证据,便丝毫不顾主人的脸色闯进公馆拿人,于是陈璧君将日本人一通指责。
汪精卫虽然为日本人办事,但是自己无端被扰,也就任由自己妻子怒骂。待人走了之后,才向日军拨通电话,询问究竟是何缘由。
日本军方给出的答复是怀疑汪锦元的间谍。因为这些年来,日军与汪精卫合作的内容总是会被透露出去,久而久之,日本便不得不怀疑汪精卫身边有间谍。于是汪锦元变成了怀疑对象。
汪精卫理解,陈璧君却不愿听理由。她只知道自己作为伪政府的夫人,好歹与日本是合作关系,自己的翻译无端被抓,却连个道歉都没有,于是通过翻译被带走这件事指责日军与汪伪政府的合作根本没有诚意,甚至能够轻易打汪伪政府的脸。
日军当时急需在中国的代言人,自然只能派人向陈璧君道歉。而被关在狱中的汪锦元,无论日军怎么拷问,都没有透露出一丝消息。两方无果的情况下,日军只得向陈璧君保证会留着汪锦元的性命。
直到1945年汪锦元被释放出来,找到自己的组织,才知道他真的是一名特务。
中日混血汪锦元
汪锦元能得汪精卫和陈璧君深信不疑的信任不无道理,因为他的母亲的日本人。当初他父亲在日本流血的时候认识了汪锦元母亲,两人因此结婚回到中国。汪家本来算是富裕,因此汪锦元也算衣食无忧,然而在他九岁那年,他的父亲去世,孤儿寡母两人开始了艰难的生活。
母子两人在上海打拼了几年之后,由于实在难以抚养汪锦元,于是他的母亲将自己送回了日本。然而,汪锦元并没有因为在日本就改变了生活条件,反而因为中国人的身份处处受排挤。从小漂泊他乡的汪锦元体会着寄人篱下的滋味,还得忍受着日本人的白眼,在这种区别心之下更加认定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
二十六岁的时候,汪锦元回到中国,和自己的母亲生活在上海。因为他半个日本人的身份和一口流利日语的缘故,在上海一家报社找到了工作,然而这份工作却让他逐渐接触到了特务这一身份。
无心插柳柳成荫
汪锦元在日本的一家报社工作后,认识了一个名叫手岛博俊的记者,两人关系很是要好。汪锦元所处的报社是日本开设的一个批皮情报点,在他的工作之中总是会遇到一些共产党的内部的活动细心。汪锦元就将自己发现的情报讲给手岛博俊听,但实际上身为日本人的手岛博俊却是中国共产党情报组织的一员。
通过与汪锦元的一次谈话,他们意识到信息的泄漏,最终揪出来间谍。之后手岛换到其他报社工作,都通过自己的观察得到了日本获悉的部分情报,他以朋友的身份将这件事分享给手岛博俊,共产党因此得以察觉日军的动向。
几次无意识的交谈,让汪锦元引起了组织的注意。于是后来手岛博俊将汪锦元介绍给西里龙夫,并在他的影响下于1936年加入了共产党,成为一名情报人员。
打入汪伪政府
抗日战争之后不久,汪精卫便公然叛变选择与日本合作。而当时身为特务的汪锦元,便接到了组织派发的打入汪伪政府内部的任务。
汪锦元因为会一口流离的日语,加之半个日本人的身份以及干净的履历,让他很快进入了汪伪政府。之后更是凭着自己的实力,成为了汪精卫的贴身翻译,近距离的关系让汪锦元为共产党窃取了很多有用的情报。而情报的多次泄漏,也让日本最终怀疑到了自己身上。
幸运的是,已经准备赴死的汪锦元在陈璧君的搅局之下成功活了下来。
尾声
间谍从来都是一项高风险的工作,许多从事地下党工作的成员在战争年代失去性命,音讯全无。致敬那些为了我国事业徘徊在生命线边缘的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