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酒饮、香氛、胸针、音乐、沙龙……这里的一切,都有着白玉兰的印记。借着上海国际花展举办及徐汇区分会场开幕的契机,“上海白玉兰文化客厅”首发仪式昨天在襄阳公园举行,并于衡山路上的“一尺花园·香樟花园店”举行了首场活动。新民晚报记者获悉,目前上海共有12个白玉兰文化客厅点位,今后除了“五感式沉浸体验”,各座客厅将不定期举办丰富的文化艺术活动。

沉浸式感受音乐与花香交融

昨晚,夜色温柔浸染衡复风貌区的百年梧桐,光影在老洋房的红瓦粉墙间流转。一场交织着花香、乐韵与城市记忆的“2025上海白玉兰文化客厅首场音乐沙龙品鉴会”在一尺花园·香樟花园店启幕。在这个今年刚被评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的“衡复音乐街区”内,音乐与鲜花完美交融,共同诉说着城市的文化脉络和历史积淀。


虽过了白玉兰的花期,但“客厅”内随处可见白玉兰的“身影”——专门定制的白玉兰模具,为咖啡撒上了白玉兰花形的可可粉。特调的白玉兰味酒,将白玉兰花香和苹果香气作为风味灵感。在首届白玉兰文化节“上海味道”评选中由近10万市民投票评出的两款金奖香氛“玉兰情愫”和“玉兰晨曦”,经扩香石的扩香,氤氲出淡雅香气。就连客厅内的书籍,也都是各类“白玉兰奖”获奖者的相关作品。




通过文化客厅打造美育平台

新民晚报记者获悉,昨晚的首场活动由上海市绿化委员会办公室指导,上海市绿化管理指导站、上海社会科学院创意产业研究中心、徐汇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主办,上海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协会青年音乐家分会、一尺花园及梦享联合智库匠心承办,并得到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与上海音乐家协会电子键盘专业委员会的鼎力支持。



活动中,融入“嗅、味、触、观、听”的五感沉浸式体验成为亮点。无论是白玉兰香氛,还是白玉兰特色美食,抑或白玉兰主题绒绣非遗手作展及融入白玉兰精神的原创乐章,都是市花文化价值的体现。今后,“五感沉浸式体验”有望成为白玉兰文化客厅的“标配”。同时,各座客厅也将结合各自的特色和定位,不定期举办丰富的文化艺术活动。



“我们期望‘上海白玉兰文化客厅’不仅是一个物理空间,更是一个能激发情感共鸣、促进文化认同的城市美育平台,”上海市群众艺术馆相关负责人表示,“让市花文化可感、可知、可亲,从而真正赋能‘市花经济’,并以美育人,提升整座城市的文化品位与生活品质。”一尺花园合伙人计玲君则认为:“历史建筑的真正价值在于被持续地、有意义地使用。通过引入高品质、创新性的文化内容,门店将成为融合艺术与生活的文化枢纽。”

借助花展为市花提供多元场景

市人大代表、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慧敏是“白玉兰文化客厅”及白玉兰IP系列活动的发起者之一。她告诉新民晚报记者,目前上海已有12个白玉兰文化客厅点位,落址在古镇、商业体、网红乡村打卡点、文化艺术馆等,包括位于练塘古镇有着上海最古老白玉兰的陈云故居、中心城区弄堂工业文化的代表同乐坊、市民夜校课程受追捧的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以及一尺花园、汪怡记、The Boxx等商业空间。


“白玉兰文化客厅是今年白玉兰文化推广中的重点项目,通过‘白玉兰+’的模式,希望解决市花的三个痛点——花期短、能见度低、市民知晓度不够,让白玉兰在花期之外有更多机会和空间展示出来。”王慧敏说。


而选择此次上海国际花展之际启动“上海白玉兰文化客厅”首场活动,也是希望借花展为白玉兰相关产业链提供展示与消费的多元场景。作为大型公共活动,上海国际花展具有吸引国内外游客的潜力,而通过“文化客厅”串联起文化空间与消费场景,可以延伸其文化生命力,放大白玉兰的社会与经济价值,由此强化城市文化符号,增强市民的认同感。

原标题:《“五感式”体验花香,上海首个白玉兰文化客厅发布,借花展为市花提供多元场景》

栏目编辑:裘颖琼 题图来源:采访对象提供 图片来源:金旻矣 采访对象提供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金旻矣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