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看到这么一篇文章,当信仰照进职场。链接如下:
这个题目真好啊,进去以后,感觉读了个寂寞,所以写一个同名的文章。
最近这段时间我看到一个现象,但是我不能说,只是看到之后每天我都感到他们很压抑很痛苦,“他们”就是一些职场人。
想来想去,人非人,也非机器,其实有点像奴隶。
奴隶没有信仰。为什么如今21世纪,还会存在?能让人甘心情愿,成为奴隶的就是一个字--钱。
“权”用“钱”充斥在职场里面,操控了一切。
这时候的人们就是行尸走肉,行尸走肉可以非常容易的替代,但是工作,是换来换去的行尸走肉们永远无法做好的。因为没有办法带有人的那种精气神、那种灵性,没有办法充满创意,具备灵感。
行尸走肉恢复成为人,重新眼睛里冒出光,那往往又是在下班之后,在灯红酒绿或者喝酒的那些场合,用白天辛辛苦苦出卖自己换来的钱化作欢声笑语。
在这样生态里,活人反而小众了。
那还有没有希望,有没有希望?
答案是:当信仰照进职场,才能够改变这一切。信仰和钱同时存在才能恢复驱动力配置上的平衡。
问题就是:什么样的信仰是合理的信仰?
是佛教,还是基督教?是道教?我认为这些都不是,应该是教员思想。
看上面那个链接里面的文章,读完了之后,你有激情吗?没有!有动力吗?也没有!它只是在平复你,它让你老气横秋。这是诸多宗教历经千年被管理者异化为工具的结果。
这些所谓信仰适合年纪大的人,适合让人向内看化解心态起伏,进而凑合活着。但是让人有生命力的信仰,让人永远年轻的信仰,那个应该是教员的思维。
我对教研思维没有特别深入的研究。
教员提倡“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所以它会让你去热爱自己的工作,去研究它,在研究过程当中你会发现工作的乐趣。
教员说“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才能够务实,才能够不去被那些虚的假的,冠冕堂皇的、炒作编造的东西所欺骗。
教员面对一片悲观绝望的局面时,心里想的嘴上说的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是一种乐观,这种乐观是来自骨子里的自信和自强,这不就正是现在职场人所需要的吗?是不是比跪舔洋人要好得多?
现在职场里没有信仰,或者说没有好的信仰,为什么呢?
在职场里,是谁在用钱打压信仰呢?是谁在用上面那篇文章里那些信仰来阻止教员思想呢?
联系一下热点,是董小姐背后的那群人,而和他们针锋相对的恰好就是那位董大姐。看来最近姓董的人都非常的火哦。
你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