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丫爸去世后,我累于一人抚养年幼的丫丫,所有的痛感都暂时被钝化,直到孩子自立走进大学,空巢效应、迫近的退休生活质量、空余时间的填补等一下子一股脑地袭来。
懂王上任后,又是各种社会问题,加上退休基金的缩水,未来的不确定等。
种种之下,有个健康的mental health开始变成了一个很受挑战的事情。
但我又是一个成长不必背负他人问题的践行者。
所以我每周四上午上完课后下午总会休四个小时的假,打扫豪斯的卫生,把垃圾都收集在一起推出去,因为周五早上市里挨家挨户收垃圾,这给OCD的我一个清理自己周边环境的机会。
我还会尽量控制自己交往朋友的圈子,尽量小而精,而且都是乐观有边界感的,尤其是为朋友愿意付出时间的人,这算是保护我自己的bubble(气泡),至少在这个bubble里面,我可以正常地去做我自己。
我每天去健身房,撸铁、游泳、骑赛车、跑马,我的身体健康成了我心理健康的重要依托。
果然,决定自己的不是环境等外在因素,而是自己,既然生而为人,就永远有其他的生存方式。如果一切都已被决定,我们连做什么的余地都没有,那我们也就会失去了活着的目的了,所以,人在所有情境中都应该有选择的可能性。
有人说喜欢我上了年龄以后对自己的「富养」,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这么说,富养就是照顾好自己,因为这世界没有别人对自己会比自己对自己更好,照顾不好自己,你就照顾不好家人,当然也对不起自己的一生。
前几天生日,好友问我除了吃一顿之外还有什么其他的愿望,我说到国家公园宿营,然后选一段Appalachia Trail爬山,骑赛车穿过Skyline Drive,点燃旺旺的篝火,守着篝火看落日侃大山,烤好吃的红薯,一觉睡到日上三竿,任时间在身边悄悄流过……
我是说着玩的,因为这是我向往的退休生活,如果搬到苏格兰后,我一定要过上这样的日子,买辆Camping Van,周游欧洲。
谁知道我的好友却真的让我实现了我的心愿,虽然临时宿营地不好找,但是还是找到了一块儿在Trail边上的,开来了camping van,扎下了帐篷,飞驰了Skyline Drive,我终于惊讶地知道我居然可以连续爬行8-10度的斜坡将近5英里,而连续长下坡也能自由放飞不再心惊胆战捏闸减速,此时,距我去年的飞车事故整整一年,我是用了一年才克服了对下坡飞车的恐惧感啊。
爬了一段trail,找到了深山掩藏的Rock Spring Cabin,就想某天一定要和好友们租下这个Cabin几天,过过与水电因特网绝缘的日子。
当然少不了与鹿对视,它们的眼光告诉我不是它们占了我的道,而是我鲁莽地闯进了它们的世界。
回到家,看到灰尘扑扑的自己,突然感觉加倍珍惜能冲淋浴、伸开四肢葛优躺的可贵,其实人生真的单纯到如此难以置信,我之外的世界似乎不再那么困扰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