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同桌之萌动
春樱落案两相欢,偶触青丝墨未干。
忽报清风收试卷,偷将名字并排看。
从诗题 “同桌之萌动” 就可看出,这首诗要描绘的是学生时代同桌之间那种纯真而又微妙的情感萌动,充满了青春的气息和青涩的味道。
首句 “春樱落案两相欢”,点明了时间是春天,春天樱花盛开,花瓣飘落于课桌上,营造出一种美好、浪漫且充满生机的氛围。“两相欢” 不仅写出了诗人与同桌共处时的愉悦状态,也暗示了两人之间和谐的关系,同时 “春樱” 的意象也为整首诗奠定了清新、柔美的基调。
次句 “偶触青丝墨未干”,通过细节描写来展现两人之间不经意的接触。“偶触青丝” 这一动作非常细腻,生动地描绘出一种偶然的、略带羞涩的亲密瞬间,而 “墨未干” 又表明可能是正在写字或者刚刚写完作业,将场景设定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更增添了真实感。这种细节描写细腻地传达出萌动的情感在不经意间悄然滋生。
第三句 “忽报清风收试卷”,“忽报” 二字增添了一种意外和紧张感,“清风收试卷” 形象地写出了试卷被风吹走的动态,打破了之前那种相对安静、温馨的氛围,使诗歌有了情节上的起伏变化。同时,“清风” 也可能象征着外界的干扰或者时光的流逝。
末句 “偷将名字并排看”,“偷” 字用得极为精妙,将那种羞涩、小心翼翼又充满期待的心理刻画得入木三分。“将名字并排看” 这一行为,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内心对同桌的在意以及对两人关系的一种美好的期许,仿佛通过这种方式来拉近彼此的距离,是萌动情感的一种直接体现。
七绝.同桌之青春
半本残书共笔端,橡皮界石两为难。
球筐撞碎斜阳影,青涩时光一笑看。
开篇 “半本残书共笔端”,描绘出一幅同桌两人共同对着一本或许有些破旧的书本学习的画面。“半本残书” 暗示了书籍被频繁翻阅、使用的痕迹,体现出学习生活的日常与紧密。“共笔端” 则生动地展现出同桌间在学业上的相互陪伴、共同探索,也许两人正一同钻研难题,或是分享笔记,简单的几个字便将同桌间深厚的学习情谊呈现出来。
次句 “橡皮界石两为难” 极具画面感与生活气息。在课桌上,以橡皮作为划分界限的 “界石”,这是学生时代常见的场景。“两为难” 巧妙地刻画了同桌之间既有着小小的矛盾、领地意识,又因彼此关系亲密而在处理这种界限问题时的纠结心态。有时可能因为胳膊越过了 “界石” 而产生小摩擦,但又因同桌情谊,双方都不会真的为此大动干戈,这种微妙的情感和互动被精准捕捉,充满了童趣。
第三句 “球筐撞碎斜阳影”,笔锋一转,从教室中的学习场景切换到校园操场的运动画面。“球筐撞碎斜阳影” 充满动态美,一个 “撞碎” 将篮球入筐时的力量感与冲击力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描绘出阳光洒在操场上,篮球撞击球筐打破光影的生动场景。这里的斜阳点明了时间,营造出一种带有余晖的温暖氛围,象征着青春的活力在这样美好的时刻尽情释放。
末句 “青涩时光一笑看” 是全诗的情感升华。“青涩时光” 高度概括了之前所描绘的学习、嬉戏等充满青春懵懂与不成熟的岁月。“一笑看” 则展现出一种豁达、怀念的态度,诗人回首这些过往,带着淡淡的笑意,将那些曾经的小烦恼、小欢乐都化作对青春的美好回忆,表达了对那段纯真岁月的深深眷恋和珍惜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