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米兰做客诺坎普,在欧冠半决赛跟巴萨战成了3-3平局。这是一场无比精彩的比赛,以至于詹俊在中场休息室感慨说:这是什么神仙局?神龙摆尾、飞龙在天、震惊百里和双龙取水,见证欧冠本决赛最快进球、欧冠半决赛最年轻破门球员,你怎么不爱亚马尔。



詹俊之所以这么感慨,是因为在上半场国米从2-0领先,到巴萨2-2扳平。其实下半场国米再次领先,仅仅几分钟后巴萨又扳平了比分,之后双方都有机会继续取得进球,国米打的精准,巴萨打的写意,这场比赛的确很精彩。那么作为曼联球迷,关注这场比赛什么呢?三中卫的国米是怎么打欧冠的。



首发阵容:352向343过渡的站位

国际米兰拿出了自己的最强阵容,图拉姆+劳塔罗担任双中锋、迪马尔科+邓弗里斯担任双翼卫、巴斯托尼+阿切尔比+比塞克三人三中卫,中场则是交给了姆希塔良+恰尔汗奥卢+巴雷拉去覆盖,明面上是一套352的站位,不过姆希塔良更多时间会压在左边锋的位置,实际上也是一套343、352、433站位不断切换的模式。



现代足球很少一套战术、一套站位打到底的,都是在比赛的不同阶段切换不同的战术和站位。国米的双中锋是可以互相换位的,三中场也是可以切换不同模式的,足够的灵活。

国米的逼抢体系:其实真的不保守

我猜很多人会说国际米兰对阵巴萨用了低位防守,其实真不是,这场比赛国际米兰真的不保守。虽然传球次数只有巴萨的三分之一、四分之一,可是国际米兰的防线拉得比较高。他们从中场三区就展开逼抢。



上图是比较明显的示意图了,两个翼卫对应巴萨的两个边路,劳塔罗+图拉姆去对位巴萨的后腰,更为关键的地方:利用中后卫的压上盯人,腾出一名后腰球员,去空位制造包夹的机会。



下图就是国际米兰在比赛73分钟的抢断示意图,16次抢断中明显集中在防守三区、中场三区的交界处,这就是国米防守的重心所在,也恰恰是国米腾出一名后腰做出来的效果。



国际米兰的进攻:边路优势的营造

之所以说国际米兰并不保守,并不仅仅是国米在巴萨的主场拿到不少进球,关键是他们营造射门的方式,他们非常多边路的斜长传进入禁区来着。下图应该是比较清晰的国米进攻套路,一侧边翼卫压上的时候,另一侧的边翼卫会更加接近于边后卫,这时候国米的站位颇有些433的味道。



这时候,国米是基本放弃了中场的过渡的,4名球员直接杀入禁区抢点,甚至弱侧这一边都形成了超载。这套进攻的威力如何呢?姆希塔良的这一个越位进球,你应该会看的比较清晰,每一次传球进入禁区,国米都有3、4名球员直接杀入禁区的。劳塔罗+图拉姆固然是,另一个则是边翼卫+边前腰。



还有国际米兰首开纪录的进球,也就是开场40秒打进的进球,其实也是同样的逻辑,边翼卫或者边中场完成传中,中路跟进的队友完成破门,只不过图拉姆这一个进球相当轻松写意。



国际米兰的进攻套路其实没有那么复杂,就是营造一侧的强侧,再利用大范围长传球完成强弱侧转移、利用肋部远距离的直塞形成越位、利用边路斜长传形成弱侧的抢点射门,主打的就是大开大合,不占用太多球权,但是每次进攻都简单高效。



核心问题,就是能跑。你必须冲的上去,也必须回的来。国际米兰是一支全员防守、4人杀入禁区抢点、双后腰+中后卫在禁区外围控制第二落点的球队。

国际米兰的防守:强侧的2防1

毫无疑问,巴萨最强的突破手就是亚马尔。下图就是非常明显的案例了,国际米兰简单直接的安排了二防一。三名中后卫回到禁区牢牢控制中路,那么谁来盯亚马尔呢?边翼卫+边前腰,也就是老将姆希塔良必须回来。



另外一侧的防守,也是需要劳塔罗或者图拉姆回防的,所以说什么边锋、边前腰不需要防守的,其实多少有点扯淡,你要看你的阵容配置、你的战术,你少回来一个人,就需要你的队友付出更多。老将姆希塔良都满场飞奔,在巴萨占优的时候都踢成边翼卫了。



但凡有一次没到位,就是亚马尔杀入禁区完成破门,巴萨打进的第一个进球,就是这么来的。一次节奏变化,亚马尔占据了内线,让边路球员去牵扯国米边翼卫的注意力,亚马尔开始占据2线之间的空间,并且因为边翼卫被拉到边路,导致国米的中后卫、边翼卫之间的空间非常大。

对比国际米兰的三中卫,曼联差距在哪里?

两年前的欧联杯,曼联能够双杀巴塞罗那,两年后的曼联杀入欧联杯半决赛、巴萨杀入欧冠半决赛,两支球队出现了分水岭,本赛季的曼联应该是打不过巴萨的。问题来了,为什么国际米兰能在巴萨的主场取得3个进球,而曼联本赛季的进球如此困难?

之前对曼联的比赛进行复盘的时候,跟大家介绍过了,阿莫林的战术其实也是后场更多纵向的传球,从边路快速推进到前场,然后再来考虑横向的联系。也就是边翼卫快速向前,利用斜长传杀入禁区、肋部直塞给中锋、边路下底传中三种模式。

所以,第一个问题就出现了,曼联的向前速度慢。曼联的左翼卫多尔古速度很快,能够快速向前,可是他的传中不靠谱是一回事,另一回事是曼联的弱侧没人啊,曼联每次传中的时候,中锋被两个中后卫包夹,其他球员站在外围。曼联并没有形成国米这种宁愿不要中场,也要3、4名球员杀入禁区抢点的勇气和决心,其实也就是跑动不到位。

第二个问题是,国米的双中锋劳塔罗+图拉姆,对应的就是曼联的加纳乔+霍伊伦。劳塔罗和图拉姆的换位是非常多的,谁都可以拉到边路接应,谁也可以换位到禁区去拉中后卫。而曼联的站位是固化的,加纳乔在边路、霍伊伦在中路,你没有交叉换位、交叉跑动,对手就容易盯死你。

第三个问题是前场的接应,图拉姆接应了非常多的前场球,可是跟很多球迷要求霍伊伦控制球权不同,图拉姆不要求控制球权,他是背身拿球,接应球权之后绝大部分都是回传。巴雷拉、姆希塔良去接第二落点,第二落点可不是背身,而是正对进攻方向,所以拿球可以直接带球向前,或者直接不停球长传,那么曼联呢?根本没有第二落点,你可以仔细看。

曼联要做的事情还很多,跑位的问题说了好几个赛季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