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这圈子,聊起技术和谁更厉害,总有说不完的话。最近看方博直播,他聊到樊振东和王楚钦的技术差别,特别是那个“摆短”,一下子把大家的讨论热情给点起来了。不过网友谈论这两位,可不光是技术好坏那么简单,而是国乒下一代谁来扛旗的大问题!



其实以2024 年 WTT 重庆冠军赛那场比赛为例就能看出方博所言非虚。那场樊振东对王楚钦,关键那几局,他的摆短真是绝了——球擦着网边过去,高度控制得死死的,落点还老往对方难受的正手小角去。王楚钦不是擅长爆挑吗?碰到这种球,感觉一身力气使不出来。



赛后数据也挺吓人的:那场王楚钦7次台内爆挑,就成了3次,还都被樊振东反拉得分了。反过来,樊振东摆短得分率高达82%!你说这咋打?



还有不少人觉得,王楚钦想追樊振东,双打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是看看数据吧,有点残酷:到去年4月,王楚钦双打冠军才9个(算上世乒赛和奥运会)。咱们先不看樊振东,先和许昕对比一下,人家2016年就双打大满贯了,那时候手里就有23个冠军,整个职业生涯拿了47个!这差距,真不是一点半点。



而且你看许昕,搭谁都行,马龙、张继科、刘诗雯... 都能配。王楚钦现在拿冠军,大多还是靠跟孙颖莎的混双,男双还没真正站稳脚跟。这种适应能力,可能就是顶尖和传奇的区别吧。



而且双打这个项目说实话,我觉得特别考验两个人之间的默契和临场反应。许昕为啥叫“人民艺术家”?不光技术好,关键是他能跟不同的人搭出火花。王楚钦想在双打上更进一步,真得跳出现在的圈子,多试试不同的搭档和打法。



对于“下一代谁来领军?”这问题,球迷们也是吵翻天。首先樊振东从2023年开始,好几次在落后的时候硬是扛回来了。就说巴黎奥运会乒乓球男单 1/4 决赛打张本智和那场,2-3落后,局分6-10,眼看就没了,他愣是救了5个赛点给翻盘了!单凭这心理素质,王楚钦确实得练练。



数据也能说明点问题:王楚钦在决胜局7-10落后时,翻盘的概率大概是28%,樊振东能到63%。这差别挺明显的。



方博直播中还提到了摆短在关键分的作用,我挺赞同。想想马龙,2019年世乒赛决赛打法尔克,摆短直接得分就不少,还逼得对方失误连连。樊振东呢,把摆短和拧拉、快撕串起来用,形成一套连招。



说到摆短,这技术真是越品越有味。以前可能觉得就是个过渡,现在看马龙、樊振东他们用,才发现里面学问大了。它不光是得分,那种让你难受、打乱你节奏的劲儿,可能比直接丢分还折磨人。樊振东厉害在摆完短,后面那板能立马跟上,一套组合拳下来,对手很难受。

王楚钦呢,爆发力没得说,但有时候感觉战术变化还是单调了点,光靠猛冲猛打,碰到顶尖高手,临场应变就显得特别重要。



就连张继科,大家都知道他反手拧拉厉害,但你看2016年奥运会男团半决赛打郑荣植,关键时候他也用正手摆短来控制节奏。这就说明顶尖高手啥都会,看情况用。王楚钦现在摆短用得相对少点,发球轮次里大概占19%,樊振东能到34%。这可能也是两人目前表现差异的一个原因吧。



现在很多人在说“樊振东/王楚钦双核时代”,这想法挺诱人的,前提是樊振东冲出江湖,不然永远是单核。不过但从技术上看,樊振东的中台稳,王楚钦的前三板快,确实能互补。2023 年杭州亚运会那会儿,他俩搭档时得分率高达87%,效果确实好。



但话说回来,王楚钦的单打稳定性,跟樊振东比还是差了点火候。他打世界前十的胜率大概68%,樊振东能保持在81%。这道坎儿得迈过去才行。

听完方博的分析,感觉挺透彻的:樊振东的强,是方方面面都打磨得很细;王楚钦的锐气很足,但还需要更全面的支撑。好在王楚钦才25岁,年轻就是资本。马龙不也是快30岁才迎来技术和心态的巅峰吗?谁又能说王楚钦未来到不了那个高度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