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与本田合资推出的首款电动车AFEELA 1在中国市场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冷遇——这款起售价高达66万元人民币的豪华电动车,在开启预售三周后竟然收获了“零订单”的尴尬成绩。这一数字与同期中国本土电动车品牌的销售表现形成强烈反差:问界M9参数图片)上市25天即斩获5万+订单,小米SU7 Max首月交付突破2.8万台。AFEELA 1的预售惨败不仅令索尼本田移动公司颜面尽失,更引发了业界对日系电动车竞争力的深度质疑。



AFEELA 1定位为高端豪华电动车,提供Origin和Signature两个版本,售价分别为8.99万美元(约合人民币65.9万元)和10.9万美元(约合人民币79.9万元)。按照索尼本田的规划,Signature版本预计2026年中期开始交付,而Origin版本则要等到2027年。如此漫长的交付周期在当今快速迭代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显得尤为不合时宜,中国消费者早已习惯“下订即生产”的高效交付模式。



产品定价与定位的严重偏差是AFEELA 1遇冷的核心原因。索尼本田将这款车直接对标特斯拉Model S(72万元)、奔驰EQE等豪华车型,却未能提供相匹配的产品力。在中国市场,30万级的小米SU7续航已突破700公里,50万级的蔚来ET9标配900V高压平台,相较之下AFEELA 1既无性能优势,更缺乏品牌溢价支撑。

更令索尼难堪的是,AFEELA 1不仅在中国市场遇冷,在其本土日本市场同样遭到网友痛批,被戏称为“行走的PS5游戏机”。这一绰号精准击中了AFEELA 1的产品定位问题——过度强调娱乐功能而忽视电动车核心性能。索尼似乎忘记了消费者购买电动车时最关心的要素:可靠的续航、安全的三电系统、智能化的驾驶体验,以及符合价格预期的性能表现。

AFEELA 1的预售惨败并非偶然,而是索尼本田一系列战略失误的必然结果。从产品定义到市场定位,从技术路线到定价策略,这家电子巨头跨界造车的每一步似乎都踏错了节奏。尤其讽刺的是,就在AFEELA 1预售遇冷的同时,索尼社长川西泉此前贬低中国电动车技术的言论被重新翻出,形成了强烈的舆论反噬。这种“双标”现象进一步加剧了消费者对索尼电动车的不信任感,也为AFEELA 1的市场前景蒙上了更深的阴影。



AFEELA 1在技术参数上的全面落后是其市场遇冷的核心原因之一。这款定价高达66万元的电动车,其核心性能指标甚至不及三年前的中国国产电动车水平。AFEELA 1搭载91kWh电池包,EPA标准下续航仅为483公里,快充功率限制在150kW,这些数据在2025年的中国电动车市场已显得格格不入。相比之下,中国动力电池龙头企业宁德时代早已实现4C电池量产,支持10分钟补能400公里;比亚迪"百万英里"电池也已装车上市。索尼本田在电动车最基础的三电系统上明显落后于时代。

续航与补能体系的短板尤为突出。截至2025年4月,中国已建成5C超充桩8万根,蔚来换电站突破2500座,形成了“充电10分钟续航400公里”的高效补能网络。而AFEELA 1不仅续航表现平庸,其充电解决方案也模糊不清——尚未公布任何充电合作伙伴,预估充电时间比小鹏G9慢3倍。在电动车使用体验至关重要的补能环节,索尼本田显然没有做好充分准备,这直接削弱了潜在消费者的购买信心。

AFEELA 1的产品定位出现了严重偏差。索尼本田试图将这款车打造为“移动娱乐中心”,而非传统意义上的高性能电动车。宣传材料中,贯穿式全景屏、车外交互灯幕、远程PS5游戏支持等娱乐功能占据主导地位,而关乎电动车核心竞争力的参数却被刻意模糊处理。全车配备了多达45个摄像头和传感器,却未能转化为先进的驾驶辅助能力——AFEELA 1的L2+级辅助驾驶仍需加价选装,而同期中国品牌的华为ADS 3.0已实现无图智驾全国覆盖,小鹏XNGP城市辅助驾驶落地超50城。



索尼似乎将其在消费电子领域的成功经验简单移植到了汽车行业,这导致AFEELA 1呈现出重娱乐轻驾驶的畸形产品形态。车内配置确实体现了索尼的电子基因:支持PS5游戏、配备高通骁龙数字架构、提供3D地图和空间音频等。然而,这些花哨功能无法弥补电动车基本性能的不足。

AFEELA 1三周零订单的惨淡表现给索尼本田移动公司敲响了警钟,也为跨界造车的企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这一案例的价值不仅在于揭示了一款产品的失败原因,更在于它反映了传统企业在产业变革期面临的战略挑战。深入总结这些经验,不仅对索尼具有现实意义,对所有处于转型期的企业都有借鉴价值。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