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扬汉 林彩燕
4月24日,肇庆市关工委主任(市政协原副主席)莫优年到怀集县甘洒镇钱村村调研指导关心下一代、国学文化工作,并到怀集崇圣会馆实地考察,深入了解传统文化阵地服务青少年教育情况。
县委书记于晓军、县关工委主任岑雅、县政协原主席钱卓先、县委办主任李松耀、甘洒镇党委书记冯海潮、县关工委副主任兼秘书长陈长满、甘洒镇关工委主任祝海云、甘洒镇中心学校副校长邵小莺、钱村村党总支书记钱绍元等陪同调研。
座谈会上,莫优年提出三点要求:整合红色文化、非遗技艺等资源形成教育合力;创新"情景体验+乡贤故事"等教育形式;发挥"五老"优势培育青少年文化自信。
于晓军表示,怀集县委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部署,要求各党委各单位支持更多老同志参加关心下一代工作,使广大“五老”在关心下一代的广阔舞台上老有所为、发光发热,在推进“百千万工程”的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提升、典型镇村建设、崇教尚学中发挥余热,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应有贡献。
岑雅表示,怀集县关工委将认真做好镇、村两级关心下一代工作阵地建设和队伍建设,以“十百千活动”项目为抓手,充分发挥全县“五老”人员的作用,利用好镇、村关心下一代工作平台,为“五老”人员发挥作用提供阵地保障,并推动崇圣会馆创建教育实践基地,让传统文化浸润青少年成长,助力全县“百千万工程”和关心下一代工作高质量发展。
随后,莫优年一行来到怀集崇圣会馆参观考察,了解国学文化发展情况。钱卓先对全县国学文化的起源和传承作了详细介绍,特别是近年来崇圣会馆通过举行开笔礼活动等方式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崇教尚学,让青少年一代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下茁壮成长,在学习生涯中勤奋进取,在人生道路上阳光向上,成为开展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
崇圣会馆坐落于甘洒镇钱村,始建于明弘治二年(1489年),距今已有530余年历史,原名“崇圣学堂”“孔子书院”,是怀集历史上三大圣庙之一。调研组一行详细察看了崇圣会馆的岭南特色建筑,听取关于会馆修缮保护与活化利用的介绍,充分肯定怀集县关工委依托历史文化遗产开展研学实践、家风教育的创新举措,希望深挖会馆“崇文尚德”精神内涵,将其打造成青少年思政教育的鲜活课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