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丨余晖

2025年4月30日,一场重磅座谈会在上海召开。

当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上海主持召开部分省区市“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办公厅主任蔡奇出席座谈会。

几个关键词值得关注。

第一,承上启下‍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从2021年到2025年)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编制的谋划之年。

“十五五”(2026-2030年)是承上启下的关键五年。从建党百年到踏上新征程,我国将用“十四五”“十五五”“十六五”3个五年规划期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中央对谋划“十五五”规划高度重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到,要切实搞好“十五五”规划前期谋划工作。202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及早谋划“十五五”重大项目。

在此次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适应形势变化,把握战略重点,科学谋划好“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

谋划“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准确把握“十五五”时期的阶段性要求,着眼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紧紧围绕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一个领域一个领域合理确定目标任务、提出思路举措。

第二,开门问策‍‍‍‍‍‍

习近平总书记说,“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一条重要经验,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个重要政治优势。”

什么是五年规划?

“五年规划”(原称“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部分,主要对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是给国民经济发展远景定目标、指方向的重要文件。

自1953年开始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以来,我国已发布了十四个“五年规划(计划)”。

这样一份纲领性文件的编制工作不可能在朝夕之间完成,必须汇聚各方力量,经过反复斟酌。

以“十四五”规划编制(2021-2025年)为例。

2020年7月到9月,3个月的时间内,习近平总书记相继主持召开了7场座谈会,包括企业家座谈会、党外人士座谈会、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科学家座谈会、基层代表座谈会和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座谈会,共有61位各界人士现场发言,对“十四五”建言献策。

在此次座谈会上,共有7位省级党委书记就“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

他们分别是: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孙绍骋、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浙江省委书记王浩、湖北省委书记王忠林、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四川省委书记王晓晖、甘肃省委书记胡昌升。

从区域上来看,上述七省涵盖东中西部——有来自东部沿海的上海、浙江、广东,有来自中部地区的湖北,还有位于西部的内蒙古、四川、甘肃。

从经济发展上来看,广东、浙江、四川、湖北、上海都是经济大省。

第三,因势利导‍

谋划“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分析研判国际国内发展环境、发展条件。

和“十四五”相比,“十五五”最大的变化就是在规划编制阶段,国际环境发生了比较重大的变化,挑战和不利因素明显增多。

此前,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董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与5年前相比,全球治理结构面临更大的不稳定性,国际秩序可能面临重塑,地缘政治冲突和安全风险也会增多。”

在此次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前瞻性把握国际形势发展变化对我国的影响,因势利导对经济布局进行调整优化。

面对形势变化,我们的态度始终如一——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

4月25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到,“统筹国内经济工作和国际经贸斗争,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

在本次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重申上述“四稳”,要求“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

第四,战略位置‍

在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还提到了一个“战略位置”——“十五五”时期,必须把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

发展新质生产力,事关全局和长远。

在2024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曾提到,要发挥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的导向作用,做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部署和任务分解,把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十五五”规划基本思路的研究重点。

他说,“在谋划‘十五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指标、重大战略任务、重大改革举措、重大工程项目时,充分考虑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要求,特别是研究提出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性任务、基础性工程。”

需要说明的是,新质生产力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仅局限于“高精尖”,也包括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等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实体经济为根基,坚持全面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发展新兴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并举,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第五,共同富裕‍

每一个五年规划的字里行间,都托举着老百姓的幸福生活。

在此次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不忘初心,把造福人民作为根本价值取向,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稳步推动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要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

  • 到“十四五”末,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居民收入和实际消费水平差距逐步缩小。

  • 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

  • 到本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居民收入和实际消费水平差距缩小到合理区间。

在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还提到:

要深入研究优化区域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等方面的有效措施,稳步增加城乡群众收入。

要研究推出一批均衡性可及性强的民生政策举措,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涉及老百姓的事情关键在实,各项政策举措要实实在在、富有实效,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欢迎下载“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