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多年前,在日本某医学院,一个留学生看到了日俄战争的录像,一怒之下,弃医从文。
今天,有一位家境优渥的董小姐,在美国,毅然决然撕了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证书,弃文从医,就读协和。
应该说,弃医从文者少,弃文从医者众。
悬壶救世,总会有饭吃,特别是协和毕业的,不仅有饭吃,而且会吃的很好。
所以,无数人都趋之若鹜。
有能力的小镇青年,经过多年熬白头,考上者有之,比如这个肖医生。
学习能力差但有背景有后台的,就想各种路子,比如董小姐就走了4+4的捷径。
刚刚,有好事之徒查北京协和医学院“4+4”改革试点班招生网,发现已经打不开,显示“502 Bad Gateway”,往年录取名单也无法查询。
好家伙,堂堂北京协和医院,面对舆情,也玩起了鸵鸟战术,这不是火上加油吗?
没办法,看来这协和的「4+4」博士班名单里,藏了不少不为人知的秘密,让高智商的协和同志们不知道咋处理了。
难言之隐,只好一删了之。
比如,2022年协和4+4试点班录取学生的本科专业曝光,其中除了和董小姐一样的经济学,还有园艺、西班牙语、新媒体专业。
这样的专业参加协和笔试——数化生占比超70%的卷子,能不能拿到及格分都令人怀疑。
再细一深究,有些事,更经不起细想。
比如,2025年的盛玺澄,一路推荐,靠文艺特长生推荐进交大附中,又推荐进了复旦管理学院,然后进了4+4。
网友为其作诗:
董袭莹,世袭的袭。盛玺澄,玉玺的玺。
再比如,协和网页删除前,有人发现,协和4+4博士班毕业的张小姐,她的博士论文总共56页:
而咸小姐博士论文总共36页:
想想这些人,经过几年培训,就要去做肝脏手术,心里还是瘆得慌。
这些“高材生”本科都不是医学专业,但进了协和4年后,摇身一变成了医学博士,这让那些5+3+2的医生生怎么想?
而且,这些人之所以想转到医学专业上来,恐怕醉翁之意不在酒,更多是为了刷简历。
先弄个医学博士,再托关系进入三甲医院混几年,进入医疗系统管理层工作,这才是他们最终的目的。
那董小姐究竟有啥过硬的关系,能挤进这个非富即贵的4+4项目?
这恐怕可以从她背后这张家族谱系图,能窥见端倪。
网民曝光,北科大内部文件显示,米振莉连续三年担任医学项目评审,给女儿课题组开绿灯。
而其父任职的中冶建研院2018-2022年医学类科研经费暴涨400%,被指违规挪用。
明代著名物理学家杨金水说过:“有些事,不上秤没四两重,上秤了,一千斤也打不住。”
我估计这下,不仅董小姐父母要吃瓜捞,连协和有关领导都难逃其咎。
有句话说,当你在厨房看到一只蟑螂,其实已经有无数只蟑螂,正躲在下水道。
其实,类似协和4+4这种事,恐怕不仅在协和发生,各行各业可能都一定程度上存在。
只不过协和正好赶上了董小姐这样的逆子,而且医学领域人命关天,更受关注。
应该说,各国历朝历代,承平日久,难免有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挖空心思帮子女走捷径,先据要路津。
但这种事多了,就可能阻碍一个国家的阶层流动,进而窒息创新创造活力,这就是所谓的熵增。
逆熵是很难的,因为它违反人性,违反自然法则。
所谓自我革命,难就难在这里,它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也正在这里。
从这个意义讲,以人民为主体、为人民服务,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从从来不是一句空话。
因为它必须要有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勇气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