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你那美国去吧”,
这是李凤英在电话里对刘玉生说的一句话。
刘玉生曾经在美国生活了整整32年,
后来在热心人士的帮助下回到了祖国,
可家人却不愿意接纳他,
甚至妻子还责骂他,让他滚回大洋彼岸,
最后还是政府帮他安排进了养老院,
那么他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呢?
01
1990年的时候,刘玉生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家,
只留下李凤英和八岁的女儿,
以及一间空荡荡的老宅子。
那时候的上海,弄堂里到处都是烟火气息,
邻里之间走动频繁,就像一家人一样亲近。
刘玉生当时在一家工厂上班,虽然日子过得紧巴巴,但很安稳。
李凤英比他年轻十岁,嫁过来后生了个可爱的女儿,
夫妻俩虽然经济条件一般,
但三口之家挤在小屋子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然而那个年代,出国潮席卷而来,
街坊邻居都在谈论美国的机会无限,随便就能赚到大把美元。
刘玉生的哥哥刘玉林最先心动了,
整天念叨着要去美国闯荡一番,还拉着弟弟一起商量计划。
兄弟俩很快达成一致,决定偷渡过去,搏一把大的。
刘玉生没有跟妻子商量,
直接收拾了家里值钱的东西,跟着哥哥就走了。
等到李凤英发现时,他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
只剩下她和女儿独自守着这个家。
从那以后,李凤英的生活变得异常艰难,
丈夫一走,家里就没有了收入来源,
她只能硬着头皮接各种活儿来维持生计。
工厂的工资不足以支撑日常开销,
下班后她还得出去摆摊,卖些小吃,风吹日晒雨淋。
女儿年纪虽小,却懂事得让人心疼,
总是帮妈妈收拾摊位,晚上母女俩挤在一张床上睡觉。
尽管日子苦,但李凤英从未想过放弃。
她一直盼望着刘玉生能寄钱回来,
期待着一家人能够重新团聚。
可是时间一年又一年过去了,
电话没响过,信也没收到一封。
渐渐地,她的心彻底凉了,
明白丈夫根本就没打算再管她们。
女儿渐渐长大,学会了不再提爸爸,
但每次学校有活动时,
看到其他同学都有父母陪伴,她眼中的失落感无法掩饰。
随着上海的弄堂逐渐拆迁,老房子也迎来了改造,
李凤英拿到了一笔补偿款,买了一套小房子,
母女俩的生活总算有了些许希望。
然而这份希望刚稳定下来,就被刘玉生的归来搅得一团糟。
02
2022年,刘玉生下了飞机,回国后开口就说想看看生病的妻子,
还声称为了回国放弃了美国的房子。
这话听起来挺感人,但李凤英一听就气不打一处来。
什么房子?他在美国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
哪来的房子可以放弃?
更别说他整整32年没打过一个电话,没寄过一分钱。
后来母女俩才知道,刘玉生是因为听说了拆迁的消息,
才动了回国的念头。
那套老房子是当年单位分配的,
刘玉生觉得自己应该分到一份补偿款,
所以回来后没少跟李凤英争这笔钱的归属。
女儿气得浑身发抖,觉得这个突然冒出来的父亲,
根本不是来团圆的,而是冲着钱来的。
母女俩态度坚决,根本不认他。
刘玉生没办法,争不过,只能灰溜溜地离开。
这事在街坊邻里间传开了,有人觉得他可怜,
认为他是个孤老头子,回国后没人依靠,
但也有人骂他自找麻烦,
抛弃家人这么多年,现在回来闹腾,真是脸皮厚。
03
刘玉生为什么会落到今天这步田地?
这得从他在美国度过的32年说起。
1990年,他和哥哥刘玉林一起偷渡到了美国,
满脑子装的都是发财的梦想。
上海的弄堂生活虽然温馨,但在他们眼里,
美国才是真正的财富天堂。
兄弟俩挤在偷渡船上,幻想着到了美国就能买车买房。
然而下了船之后,现实狠狠地给了他们一巴掌。
语言不通、没有合法身份,甚至连份像样的工作都找不到。
刚到美国那会儿,兄弟俩四处奔波,
干过洗碗工、搬运工之类的零工,
但工资低得可怜,还经常被老板欺骗。
刘玉林干了没多久就泄了气,
觉得这样的日子看不到尽头,很快就回了国。
而刘玉生却不甘心,他认为只要再坚持一下,
总有一天美国会大赦,给他一个合法身份,从此翻身。
于是他咬牙留了下来,
可留下的代价比他想象中要沉重得多。
刘玉生没能等到所谓的“大赦”,
等来的只有更加糟糕的日子。
没有合法身份,他就无法租房,找不到稳定的工作,
只能靠打零工勉强糊口。
钱不够花,他开始流浪街头,晚上睡在公园的长椅上,
白天捡别人丢弃的食物充饥。
起初,他还安慰自己,这只是暂时的,总有一天会出人头地。
可是岁月如梭,日子却没有丝毫起色。
街头的寒风刺骨,冬天冷得睡不着觉,夏天热得满身大汗。
他从壮年熬成了老人,头发花白,背也驼了,
但美国梦依然遥不可及。
偶尔,他也会想起上海的家,
想起李凤英的笑容,女儿的小手,
但这些念头只是转瞬即逝,他依旧选择继续等待。
直到2022年,他在街头遇到了上海同乡会的人。
那些好心人听闻他的故事,
觉得他实在可怜,便凑钱为他买了机票,送他回了上海。
刘玉生登上飞机时,心里燃起了一丝希望,
以为可以重新开始,但他没想到,家人早已被他伤透了心。
04
刘玉生的哥哥刘玉林跟他完全不同。
1990年,他和弟弟一起偷渡到了美国,
但没过多久,他就看清了现实。
发财梦破灭后,他不想再浪费时间,毅然返回了上海。
回国后,他找了一份普通的工作,
重新过上了平凡但踏实的生活。
日子虽然不算富裕,但有妻儿相伴,过得十分安稳。
刘玉林偶尔会想起弟弟,
想起他们在偷渡船上畅谈的宏伟计划。
他也曾劝过刘玉生回来,可弟弟倔强得像头牛,
总是坚信美国迟早会给他机会。
刘玉林无奈,只能叹口气,继续过自己的日子。
多年后,听说弟弟回到上海,
又和家人闹翻,他心中百感交集。
兄弟俩当年一起出发,可路越走越远,
一个回到了家,一个却迷失了自我。
刘玉生回国后,家人不认他,他也没有别的去处。
2023年,上海的政府部门帮他恢复了户口,
将他安置进了一家养老院。
养老院条件虽然简单,但有一张床,有一口热饭,
比起他在美国街头的日子强太多了。
每月一千多块的低保金,足够他购买一些日常用品,
生活总算安定下来。
刘玉生住在养老院,常常一个人发呆。
今年2月,他突发疾病,
养老院的工作人员发现时,他已经停止了呼吸。
消息传出后,有人感叹不已,
说他这辈子追逐的只是一个泡影;
也有人议论纷纷,
说他早年抛弃家人,落得如此下场也不足为奇。
05
人们常说,“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刘玉生大爷虽然没有犯下滔天大罪,
但他确实因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了代价。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刘玉生也是那个时代的缩影,
人人都渴望过上更好的生活,只是他的方式有些偏激,
同时也反映出人在任何时候都不应忘记根本。
如果当初他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或许就不会有这样的结局。
信息来源:1、抛弃妻女在美国流浪32年老人回国后续:将为其恢复户口、发放低保:观察者网2、住进养老院,还有低保拿!独自“黑”在美国32年后回沪的上海爷叔最新情况: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