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原油市场面临双重打击:OPEC+可能下周宣布第二次大规模增产,同时贸易战导致油价创下2021年11月以来最大月度跌幅。

彭博社的一项调查显示,约60%的交易商和分析师预计,OPEC+主要成员国将在5月5日的视频会议上同意在6月份大幅增加石油产量,超过原定计划。这将是沙特继本月初推动OPEC+意外增产后的又一次剑走偏锋之举。

在接受调查的23人中,有13人预计OPEC+将再次批准增产,增产幅度可能与之前每日增加41.1万桶的水平相近。另外两位受访者认为增产幅度会比之前的41.1万桶小,但仍然会高于常规水平。

沙特此前的突然增产决定震惊了原油交易商,据OPEC+代表称,这一举措旨在通过压低油价来惩罚超产的成员国——哈萨克斯坦和伊拉克。

更令市场不安的是,这一决策背后可能还有政治考量:沙特正寻求加强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系,而后者近期再次呼吁OPEC降低能源价格。同时,特朗普也在努力达成一项可能最终恢复沙特地区对手伊朗石油出口的核协议。

全球贸易战加剧需求担忧,油价“自由落体”

周三油价继续下跌,布伦特原油下跌0.6%至每桶62.88美元,美国WTI原油期货下跌0.7%至每桶60.02美元。本月以来,布伦特原油和WTI原油分别暴跌15%和17%,创下自2021年11月以来的最大百分比跌幅。


这轮暴跌始于4月2日特朗普宣布全面关税后,贸易战愈演愈烈,油价进一步跌至四年低点。一项调查显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很可能导致全球经济今年陷入衰退。

ANZ银行高级商品策略师Daniel Hynes表示:

贸易战引发的需求担忧已经影响了投资者情绪。人们还担心,美国经济数据的近期强势只是暂时的,是因为关税实施前的囤积现象,而这种情况现在似乎正在减弱。
沙特“惩罚”战略效果有限,产油国面临财政压力

到目前为止,OPEC+对配额作弊者的“惩罚”战略收效甚微。虽然伊拉克已承诺继续减少石油出口,但哈萨克斯坦的国际合作伙伴(如Eni SpA)表示,他们没有被要求减产。

虽然油价暴跌确实为仍然感受到通胀影响的消费者和央行提供了缓解,但这意味着产油国将面临财务痛苦。

德克萨斯州石油商Bryan Sheffield已敦促企业缩减钻探规模以避免行业“血战”,而咨询公司Rystad Energy则将美国陆上原油增长预估下调了一半以上。即使是沙特自身也不能幸免,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该国需要油价接近每桶90美元才能覆盖政府支出。

摩根大通全球商品研究主管Natasha Kaneva表示:

对生产商来说,增加供应以最大化收入可能是最佳策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