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三晋大地,从南到北,黄河古贤水利枢纽工程、小浪底引黄工程(二期)、万家寨引黄北干支线等一批骨干水利工程正加速推进,陆续进入施工高峰。
今年以来,山西省水利厅以“重大项目建设年”为抓手,全力推进重点水利项目建设,全省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良好开局。一季度,全省开复工各类水利项目721项,落实水利建设投资超92亿元,同比增长4.2%;完成投资24亿元,同比增长12.4%,落实和完成水利建设投资实现“双增长”,为保障水安全、拉动有效投资、促进全省水利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作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确立的重大工程项目的古贤水利枢纽工程,于2024年开工建设。建成后将形成42.8亿m³的调节库容,年均发电量可达28.7亿千瓦时,同时为晋陕两省提供146万亩农田灌溉用水。山西省水利厅积极建立“会商研判+专项调度+通报督导”工作机制,通过精准任务分解、加大协调力度、实化工程措施等举措解决要素供给、服务保障、政策落实难点堵点问题,确保项目高质量顺利推进。
黄河古贤水利枢纽工程
位于运城市东部的小浪底引黄(二期)工程,是山西大水网“两纵十横”的第九横,是自黄河干流上的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库区向山西省涑水河流域调水的大型引调水工程,由引水干线和灌区、工业及城镇生活供水两部分组成。项目建成后将为绛县、闻喜县、夏县、盐湖区提供农业、工业和城镇生活用水2.47亿m³,涉及农业灌溉面积60.58万亩。2024年12月15日向闻喜丰航化工试供水,实现供水零突破,2025年底将具备向夏县、运城盐湖区供水能力。
小浪底引黄(二期)工程
同样,万家寨引黄北干支线工程是立足缓解晋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现状而谋划的重大民生水利项目,也是大同市“三横四纵”现代水网体系和平朔煤化工基地供水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年引水量5549万m³。项目建成后,不仅为大同、朔州两市四县(区)提供城镇生活和工业用水,兼顾生态补水,而且还将改善京津冀上游水生态,拓展提升万家寨引黄北干线利用黄河水能力,为晋北地区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水资源保障。
万家寨引黄北干支线工程
龙华口调水工程是一项保障阳泉城乡供水安全、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民心工程、民生工程。该工程建成后,调取的水源将经过三级泵站加压,跨越盂县、郊区的9个乡镇52个行政村,通过80余公里的管道被输送至阳泉市区。目前,龙华口调水工程土建及机电安装主体全部完工,正在准备多级泵站联机试运行。
龙华口调水工程
东山供水工程是为提高全省水资源配置能力而重点建设的互联互通工程。通过工程的实施,可将水资源相对丰沛的漳河水调入水资源匮乏的晋中盆地。东山供水工程于2022年10月完成主体建设。工程建成后,将有效缓解晋中市平川五县用水困难,为晋中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水源。2024年,东山供水工程累计向汾河、晋中市平川地区供水812.5万m³,实现了供水零突破。
东山供水工程
山西大水网第二横忻州水网连通工程是衔接山西大水网、完善忻州现代水网体系的重要工程。经太平峪、崞阳武河,在原平市崞阳镇下合河村汇入滹沱河,实现黄河与滹沱河两河连通。工程建成达效后,将与坪上滹沱河供水工程在“忻定原代”核心经济区形成“二龙合抱”供水态势,特别是在特大干旱年或突发重大水污染事件时,为城乡居民生产生活用水提供水保障;同时,有效解决忻定原三县(市、区)的地下水超采问题。
忻州水网连通工程
目前,5个供水项目已全部复工,累计完成管沟开挖189.5km,管道安装181.9km,高城一坝更换橡胶坝袋3跨等。
文 / 李东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