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糖友反映,明明买的是低糖食品,为什么吃完血糖却居高不下?

这到底是商家套路深,还是我们被骗了?

今天来教你读懂食品标签背后的“秘密”!

学会看标签上这7个指标,能帮你找到真正的“低糖食品”

本文特邀审核专家:

审核专家:梅高财 主任医师

• 内分泌专业主任医师、教授

• 怀化市第二人民医院鹤城院区内分泌科主任,内科学教研室主任

• 湖南省医学会内分泌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1.能量

食品中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成分在人体代谢中产生的热量,即为能量,其单位的英文单词为“kcal”,常被以“热卡”称之。

所以我们在食品包装上经常会看到“无卡”或“低卡”的声称。

  • 无能量(或无卡、无千卡或无卡路里)是指每100克固体或每100毫升液体食品能量不超过4千卡[1],并不是真正意义的无能量。

  • 低能量(或低卡、低千卡或低卡路里)是指每100克固体食品能量不超过41千卡或每100毫升液体食品能量不超过19千卡[1]。

对于超重肥胖的糖友而言,推荐选择无能量或低能量食品,控制总能量的摄入,至少减轻体重5%[2]。

2.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是糖、寡糖、多糖的总称,影响血糖的关键因素。


要注意区分添加糖和天然存在的糖,避免选择添加糖(如蔗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和乳糖等[1])含量高的食品,配料表中这些糖分排名越靠前,说明添加量越多。

  • 无糖或者不含糖,指含糖量≤0.5克/100克(固体)或100毫升(液体)

  • 低糖是指每100克固体或每100毫升液体食品糖含量不超过5克[1]。

因此,“无糖”“低糖”不是一点儿糖都没有,而是含量糖比较少,吃多了还是会升高血糖的。

3.脂肪

脂肪虽对血糖影响相对较小,但过量摄入会导致体重增加,间接影响血糖控制。

总脂肪的摄入与代谢综合征呈正相关关系,高脂饮食会促进肥胖、胰岛素抵抗和炎症,从而促进代谢综合征和心血管疾病的发展[3]。

  • 无或不含脂肪是指每100克固体或每100毫升液体食品脂肪含量不超过0.5克[1];

  • 低脂肪是指每100克固体食品脂肪含量不超过3克或每100克液体食品脂肪含量不超过1.5克[1]。

应选择低脂肪或不含反式脂肪的食品,尤其是要注意反式脂肪酸(≤2.2克/天)[1]和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其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对糖友健康不利

4.蛋白质

蛋白质是身体重要的营养素,有助于维持肌肉质量和正常生理功能。

糖友机体糖异生作用增强,蛋白质消耗增加,对于肾功能正常的糖友,应保证蛋白质的摄入量,约占总能量的15%~20%,其中至少30%来自优质蛋白质,优质蛋白最好占总蛋白质的一半以上[4,5]。


高蛋白质或富含蛋白质食品,是指每100克固体食品可食部中,蛋白质含量占蛋白质参考值(NRV)的百分比不低于20%;或每100毫升液体食品可食部中,蛋白质含量占蛋白质参考值(NRV)的百分比不低于10%[1]。

因此,优质蛋白质来源的食品更适合糖友,如乳清蛋白、大豆蛋白等

5.膳食纤维

食品中膳食纤维含量丰富则更佳,每日推荐摄入量为25~35克,可通过阅读标签计算每日从食物中获取的膳食纤维量。

  • 高膳食纤维是指每100克固体食品膳食纤维含量不少于6克或每100毫升液体食品膳食纤维含量不少于3克[1]。

对于糖友而言,膳食纤维能降低空腹和餐后血糖、胰岛素水平或提高胰岛素敏感性[6]。

6.血糖生成指数(GI)和血糖负荷(GL)

部分食品标签上可能会标注GI值和GL值。

GI反映食物升高血糖的速度和能力,GI≤55为低GI食物,适合糖友。

GL综合考虑了食物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和GI值,GL≤10为低GL食物,更有利于血糖控制。

7.钠

  • 无钠或不含钠是指每100克固体或每100毫升液体食品钠含量不超过5毫克。

  • 低钠是指每100克固体或每100毫升液体食品钠含量不超过120毫克。

1克盐相当于400毫克钠,糖友每日食盐的摄入量不要超过5克,换算下来,就是最好每日钠摄入不要超过2000毫克,合并高血压的糖友可进一步限制摄入量[2]。

最后,再教你一招:

扫一扫食品包装袋上的数字标签二维码

数字标签,即食品包装上采用二维码等信息化手段展示的食品标签[7]。

最近,国家卫生健康委与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25),标签数字化正式落地,展示了更多内容,包括原料产地、生产工艺、营养成分、健康科普等,如下图:

(点击可放大)

并且你可以通过视频、图文等形式更全面地了解产品。两个手指就能放大缩小,实在看不清、懒得看,还能语音播报。

你学会看标签了吗?

如果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为作者点点“”和“”吧!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原创的动力!

作者:高春海 注册营养师

参考文献:

[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2025).

[2]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上)[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21,41(08):668-695.

[3]膳食总脂肪、饱和脂肪与健康关系的科学认识[J].营养学报,2022,44(04):313-315.

[4]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上)[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21,41(08):668-695.

[5]孙长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第8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6]向雪松,朱婧.膳食纤维定义与来源科学共识(2021)[J].营养学报,2022,44(01):1-5.

[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25).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