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枪击事件之后,印度政府做出了剧烈的反应,不但在案发地区附近大规模搜索,而且宣布立刻切断印度河水。印度河虽然以印度命名,却是印巴两国的界河。

关于印度河流域水资源的分配,两国在西方国家的调停下经过了多年谈判,1960年正式签署协议。根据这份协议,印度河上游的水利设施被印度控制,巴基斯坦和印度各自修建下游水利设施,20%的水资源归印度,80%归巴基斯坦。

印度河这条世界知名的大河源头,却在中国境内,就是著名的狮泉河。


印度河的河水对印巴两国的老百姓太重要了。印巴两国的经济发展水平都不高,农业在巴基斯坦经济中举足轻重。印度河所流经的巴基斯坦北部省、开伯尔-普什图省、旁遮普省和信德省,都是重要的农业产区。特别是旁遮普省,境内的耕地占到了巴基斯坦全国可耕种面积的60%以上。小麦和棉花的产量占全国的70%以上。而这么大一块农业区,都要靠印度河水来灌溉。如果印度完全切断了水源,今年秋天必将引起巴基斯坦国内大范围的饥荒,这和直接发动战争没有什么差别。巴基斯坦如今有2亿4000万人口,饥荒有可能带来的大量的人口死亡。为此,巴基斯坦警告,要求印度谨慎行事,不要把事态推向战争边缘。


巴基斯坦国防部长暗示说,这次枪击事件很可能是印度人自己搞的苦肉计,目的就是制造借口,激化两国矛盾,掩盖印度国内的诸多政治和经济问题,他的这种说法能站得住脚吗?

莫迪执政10多年来,虽然声势很大,但在经济建设上的确乏善可陈。印度的经济数据有多少是吹出来的,多少是算出来的,又有多少是真正干出来的?全都是未知数,近些年来,印度人民的生活条件其实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改善,莫迪所吹嘘的制造业立国也没有什么进展,实际上制造业在印度经济中所占的比例还有所下降了。

随着美国经济的衰退和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印度的经济发展外部环境正在进一步恶化,然而莫迪的骨干团队几乎都是印度教极端派别的人物。莫迪吸引选民的,也是印度教极端主义,而不是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

在内外形势越来越恶化的今天,莫迪会采取向外转嫁矛盾的方法来维护自己的支持率,这是很大概率的事情。莫迪的水资源部长帕提尔已经公开表示,制定了一个三步走计划,对印度河先清淤后改道,确保“一滴水都不会流向巴基斯坦”。


假如两国真的发生战争,巴基斯坦有这个财力和印度打仗吗?印度的综合国力要比巴基斯坦强出一大块,印度的军费开支726亿美元,几乎是巴基斯坦的10倍,如果打一场长期的消耗性战争,巴基斯坦肯定是支撑不住的。

但是,如果双方打一场短平快的战争,印度却未必能占到便宜。因为印度的军队员额虽然庞大,却有好几个战略方向需要兼顾。在西北方向要兼顾中国和巴基斯坦,在东北方向要面对中国,如今在东南方向又多了一个孟加拉国需要防备。能够抽出来的机动兵力并不多。而且印度长期赖俄式装备,信息化程度低。虽然印度引进了一部分法国制造的阵风战斗机,但是在拥有预警机的巴基斯坦空军面前,未必能够充分发挥作用,很可能打不过歼10。印度空军也飞不过红旗九构成的地空防线。

所以巴基斯坦比较合理的战略是以打促谈,用一场短促而精彩的胜利打掉莫迪的军事冒险想法,逼着印度坐上谈判桌,讨论如何恢复供水的问题。至于印度的国内问题该如何解决,那就是需要莫迪动脑筋的问题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