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恰逢中国圆号重奏团成立十周年之际,中国圆号领域的顶尖演奏家及教育家将再次汇聚一堂,携手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圆号声部,共同呈现一场纯粹而高水准的圆号室内乐专场演出。本场演出亦作为今年“五月音乐节”的重要管乐分会场之一,为节日注入独特的金铜之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青少年圆号重奏团也将倾情参与此次演出。这不仅展现了中国圆号艺术在年轻一代中的蓬勃发展,也彰显出代际之间的传承之光。



在交响乐团的乐器家族中,圆号无疑是铜管乐器中最具特色的存在。其宽广的音域与丰富的音色赋予了圆号极强的“包容性”。圆号既拥有铜管乐器的辉煌明亮,又兼具木管乐器的温婉柔和,这种“双重特质”使圆号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的音乐风格。音乐会将以理查·施特劳斯《维也纳爱乐的号角》拉开帷幕。此曲专为维也纳爱乐乐团定制,并于1924年在维也纳爱乐舞会中首演。金磊的圆号改编版保留了原作的恢宏气势,突出了圆号作为铜管乐器雄浑的力量。小约翰·施特劳斯的轻歌剧《蝙蝠》具有浓厚的维也纳风情,卡内夫茨基改编的《蝙蝠幻想曲》,使圆号在幽默诙谐的舞曲风格中自由转换。在《罗恩格林幻想曲》中,圆号则通过其庄重深沉的音色,营造出瓦格纳歌剧中颇具史诗感的庄严与神圣。上半场的最后,将演绎阿图涅多改编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幻想曲》。圆号温暖的音色与“歌唱性”旋律,为这段凄美的爱情传说增添了更加丰富细腻的情感层次。



中国圆号重奏团与NCPAO圆号声部演出现场


下半场首先将由韩小光指挥,与中国青少年圆号重奏团一同演绎《号角齐鸣》《魔弹射手》序曲。《号角齐鸣》是一首“庆典性”作品,通过圆号声音特有的金属色泽,营造出振奋人心的节日气氛。在普夫劳姆改编的《魔弹射手》中,圆号吹奏的“猎号动机”模拟传统的猎号之声,渲染出黑暗森林与狩猎的神秘氛围。此外,中国圆号重奏团还将上演两首歌剧史上的经典间奏曲。《乡村骑士》间奏曲经过卡内夫茨基的改编后,凭借圆号特有的温暖与忧郁,将原曲转化为更加内省且深情的独白。《玛侬·莱斯科》间奏曲则通过圆号浑厚低沉和略带喑哑的声音,强化了女主角命运的悲剧色彩。音乐会的最后,圆号演奏家刘晓昕陈彩双金智成将携手打击乐演奏家黄柏元马远呈现巴西作曲家泽昆哈·阿布鲁《雀鸟》。这首作品以巴西桑巴舞曲为基调,而哈维的圆号改编版则具有高难度的演奏技巧。灵动的快速节奏犹如雀鸟振翅翱翔,传递出活力与激情的声音,成为整场音乐会的华丽收尾。

曲目单

“扬声十夏”圆号演奏家

与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音乐家

2025.5.2 14:30

北京艺术中心·音乐厅


中国圆号重奏团

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圆号声部


理查·施特劳斯/金磊 改编

《维也纳爱乐的号角》,TrV 248

(小)约翰·施特劳斯/弗朗茨·卡内夫茨基 改编

《蝙蝠幻想曲》

瓦格纳/卡尔·斯蒂夫勒 改编

《罗恩格林幻想曲》

何占豪、陈钢/阿尔瓦罗·阿图涅多 改编

《梁山伯与祝英台幻想曲》

傅后铭

《号角齐鸣》

韦伯/马蒂亚斯·普夫劳姆 改编

《魔弹射手》序曲

马斯卡尼/弗朗茨·卡内夫茨基 改编

《乡村骑士》间奏曲

普契尼/弗朗茨·卡内夫茨基 改编

《玛侬·莱斯科》间奏曲

泽昆哈·阿布鲁/罗杰·哈维 改编

《雀鸟》

艺术家介绍

中国圆号重奏团



中国圆号重奏团缘起于2015年的北京。有鉴于国内的音乐环境日渐成熟,为了进一步发展中国的圆号事业,带给乐迷们一流好听的音乐,中央音乐学院圆号教师满燚发起组成“中国圆号重奏团”并迅速引起海内外优秀华人圆号演奏家的共鸣。终于在2015年秋天,这群聚集国内外最优秀的华人音乐家怀抱著共同的理想,组成这支活力四射的圆号重奏团。成立以来,已然成为中国最顶尖的室内乐团体之一。

近年来,中国圆号事业发展迅速,华人圆号演奏家在国内外的舞台上越来越受到瞩目。无论是旅居海外在国外任职,或是学成归国任教于各大艺术院校,这些优秀的音乐家已然成为中国圆号的中坚力量。重奏团的组成人员除了国内一线音乐学府的教授及优秀演奏家,也包了含享誉国际,任职国外一流乐团的首席圆号家。这样的阵容不仅技艺精湛,充满朝气,也代表着中国圆号重奏团与国际顶尖音乐环境接轨,并在国际音乐舞台占有一席之地。

中国圆号重奏团将首演音乐会献给了2015北京国际圆号艺术节。精致的艺术质感,温暖华丽的音色和充满新意的曲目编排,带给北京的乐迷们一份惊喜的礼物。广受好评之后,随即接受各方邀请,于2016年赴香港,深圳等地巡迴演出。同年夏季,远赴德国及奥地利巡演,足迹遍布美因茨,不来梅,慕尼黑和维也纳。每一位音乐家怀抱著对圆号的真诚与热情,倾尽所有,演奏出最动人的音乐。而所到之处,无论国内或国外听众,专业圆号演奏者亦或是乐迷朋友,无一不为重奏团卖力精湛的演出赞叹,感动。他们的音乐会以场场爆满,必须加座闻名。而他们的现场感染力和丰富的音乐内容,每每令观众用长久,热情的掌声表达出喜爱之情。

曾多次来中国的奧地利圆号大师Hans Pizka 教授(原慕尼黑歌剧院圆号首席,是当今欧洲圆号界的重要人物。他一生致力于圆号艺术的传播和发展,并且,因其在音乐上的巨大贡献,被奧地利总统直接授予”教授“头衔)。他对中国圆号重奏团的音乐会做出很高的评价。从专业的角度赞扬了圆号重奏团的表演,并且十分肯定重奏团在多种艺术风格上的演绎及发挥。他在音乐会后感想中写到:” 这是非常好的圆号重奏音乐会。漂亮的音色,高音的淮确度极好,和低音大提琴效果一样的低音圆号非常出色。加上幽默的演出,和对多种音乐风格的透彻理解,营造出这样一台丰富的曲目。慕尼黑文化中心内的观众席上坐满了人。我们大家都非常感谢你们带来这样令人难忘的音乐会”。

圆号有着无与伦比的感人音色,柔和且深刻,是情感表达的最好工具。无论在舞台上表演或是随意吹奏,听者 都会先被舒适的声音频率吸引。激昂时仿佛崇山峻岭的雄伟,温润的时候又像淙淙溪流般流动而柔美。圆号属 于铜管乐器,以嘴唇震动发音。因为号管超长(展开可达3.5米) ,所以吹奏的难度非常大。在交响乐团中,通常使用四支圆号一起演奏不同的高中低音域。圆号音域宽广,高音和低音均可完美覆盖,音色圆润多变,既能吹出铜管的嘹亮之声,又能演绎木管的柔美之音。

中国圆号重奏团精心安排的演出曲目,音乐风格跨越古今中外。古典,浪漫,爵士,探戈,电影音乐等范畴,都可以在一场音乐会中尽收眼底。重奏团分别在2016年,2022年发行了两张专辑,《Horn Fusio》和《中国作品集》,希望和更多音乐爱好者分享他们对音乐的真诚与热情。相信一群顶尖的演奏家与经典名曲的结合,能为乐迷朋友们带来独特创新的感受,领略圆号独一无二的迷人魅力。

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圆号声部



高永锺

圆号首席



刘晓昕

圆号客座首席



陈彩双

圆号副首席



朴垠贞

圆号演奏员



王梓

圆号演奏员



杨佐

圆号演奏员



曾鹏蜚

圆号演奏员



缪尚辰

圆号演奏员



沈昀衡

圆号演奏员



黄柏元

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

打击乐副首席



马远

特邀打击乐演奏家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