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重庆高新区曾家科研港片区路网曾安街、凤仪路、盛仪路顺利通车。

面对土石方平场、综合管线敷设、人行道及附属设施施工等多重任务叠加的压力,重庆科学城城市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城市建设集团)通过科学统筹、资源倍增、昼夜奋战,全力保障园区“交通生命线”如期贯通。


党建引领 使命必达

城市建设集团与中建五局项目党支部成立党员先锋队,在关键岗位设立4个党员责任区,开展“保节点 创精品”劳动竞赛。城市建设集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多次赴现场指导工作,市政部部长饶启斌带领并调配六名部门精锐带头扎进现场、调度推进,参建单位技术骨干全天候提供技术支持,有力攻克管线迁改、交叉口复杂管线穿插、软弱地基基础施工等10余项重难点。同时,在现场搭建“暖心驿站”,提供面包、水、藿香正气液等,实行“弹性轮休”制度,保障人员健康,凝聚全员攻坚合力。

“每条道路都是促进产业发展的‘输血管’,我们必须高质量、高要求兑现承诺!”城市建设集团市政工程部部长饶启斌表示。


科学组织 全力应战

作为曾家科研港产业园区的核心配套,曾安街、凤仪路、盛仪路三条总长约2公里的道路需实现路基、排水、照明、交安、绿化及智慧管网等同步施工、同步完工。

推行施工“网格化”。面对复杂交叉施工作业面、技术要求高等挑战,城市建设集团创新推行施工“网格化”模式,将施工区域划分为多个网格点,定区域、定专人、定任务,采用“见缝插针、分段移交”策略,同步推进土石方作业与管线预埋,实现工序“零间歇”,确保道路建设序时推进。

成立全链条突击梯队。城市建设集团迅速调配资源,加大管理人员、作业人员、机具投入,形成8支“土建+管网+人行道+安装”全链条突击梯队,有效统筹现场人员与50余台大型设备机具的科学协同。


昼夜鏖战 决胜攻坚

夜间,现场灯火通明,机械轰鸣声昼夜不息。自启动“白+黑”两班倒、“人停机不停”模式以来,城市建设集团面对重难卡点采取24小时不间断作业制,白天项目集中攻坚土方开挖、路基碾压、地下管网安装及结构基础施工等重型作业,晚上重点突击土石方回填、管线焊接、结构混凝土浇筑、供水、电力、通信管线敷设等精细化施工,保障重要节点快速突破,争分夺秒抢抓建设“黄金期”。同时,设立24小时物资调度中心,建立“半小时响应”机制,确保材料供应无缝衔接,保障现场生产快速稳步推进。


上游新闻记者 王渝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