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突如其来的桃色风波,让中日友好医院胸外科副主任肖飞一夜之间成为舆论焦点。



他的原配妻子实名举报,将这位医学界精英的私人生活丑闻公之于众 。不过,目前肖飞承认存在不正当关系的只有两人:科室护士长石某某,以及出身官宦之家、如今已怀孕待产的董小姐。

而且经过网友的不断深挖,现在舆论的焦点已经发生了一些转移。怀孕的董小姐风头甚至盖过了事件核心人物肖飞,她身上的种种“谜团”,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



举报信中点名的这两位女性,只是冰山一角。网传“肖寻欢”(也有网友称其为“肖正淳”)还有 “小五”“小六” 等多位后宫佳丽,只是因缺乏实锤证据,肖副主任对此矢口否认。



然而,更令人震惊的是,在具有百万粉丝的网红医生张煜眼中,肖飞的行为在外科主任群体里,竟还算 “收敛”,因为比他私生活糜烂的比比皆是,只是没有曝光罢了。



张煜何许人也?相信不少读者都刷到过他的短视频。他曾是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肿瘤化疗与放射病科的主治医生,在正义心的驱使下,他2021年4月揭露了一起癌症患者被医院过度医疗的现象。

患者花费了比普通治疗多10倍以上的费用,结果家属最终却人财两空,还欠了不少外债。

自此以后,张煜医生就开始被针对、被排挤、甚至被网暴。最终,他被医院解聘,甚至被排除在整个医疗圈子之外。因为他后来又去大大小小很多医院面试过,但无一例外都未被录用。



如今,张煜医生已经转型为颇具影响力的网红,除了科普一些健康常识以外,他还致力于继续揭露医院的种种不良医疗现象,教网友如何避坑。

凭借多年行业经验与人脉,他对医疗圈的隐秘之事知之甚多。在他看来,未造成严重后果的桃色新闻,远不及医疗事故对患者的伤害。

张煜医生对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肖飞的“桃色事件”谈了一些看法,笔者总结主要有以下几点。



其一、比肖飞更 “花心” 的外科主任大有人在。有人在全国多个省份购置房产金屋藏娇,与肖飞相比,不过是一个被曝光,更多的没有被曝光罢了。

肖飞事件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但至少每造成患者严重后果,性质要轻得多,更腌臜的还藏在暗处,而且很多。

其二、个别医生的行为,大可不必上升到对医院的评价上。不过,医疗是有风险的,当医生推荐你做手术的时候,不能盲听盲信,还是要小心谨慎些,尽量避免被过度医疗。

其三、他还揭开了医疗行业的潜规则:医生及医护人员之间存在 “默契”—— 即便发现同事操作失误,通常会选择沉默,绝不会告知患者。

“多管闲事” 的医护人员反而会遭到医院处罚。这种 “错误转嫁” 的荒诞现象,在许多医院早已成为不成文的规定。

其四、肖飞事件只是一个缩影,有很多伤害患者但被遮掩的事件,永远都不会被人知道。



到现在为止,其实大家对肖飞到底有几个“三”、有几个人为他怀了孕等问题,已经不甚关心了。网友们更关心的是,与“我们”切身利益相关的事情。

比如,我怎么避免自己在就医的时候遇上肖飞这样的医生?以董小姐的履历,她是否是被严格选拔上来的?她是否占用了那些真正努力的、专业技能扎实的人的上升通道?她会不会有一天也上手术台?被她手术的患者是否有风险……

肖飞事件造成的坏的影响,并不是他和他的几个三身败名裂了,也不是中日友好医院名声受损了,而是降低了普罗大众对医生、乃至整个医疗行业的信任度!



想想二三十年前,大家把医生称为“白衣天使”,把老师称为“辛勤的园丁”、“灵魂工程师”。那时候这两种职业在人们心中是非常神圣的,医生和老师也是非常受人尊重的。

而今天,好听的名头还戴在头上,但试问有多少人心里提到这两种职业还会油然敬佩?

尊重与信任不是一夜之间就突然降低的,而是被很多个像“肖飞”一样的医生毁掉的。是患者一次又一次被欺骗、被伤害、被愚弄,一点儿一点儿消磨殆尽的。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在上学的时候,公共场所随处可见献血车,到了周末人们往往都排着队自愿献血。而现在,这样的景象几乎已经见不到了。是因为现在的人们没有爱心了吗?真的不是!



拿我自己近几天的亲身经历举例,因为吃了一顿火锅出现便血,赶紧到医院挂了个专家号。专家简单进行指检之后就下了结论,混合痔,很严重,必须尽快手术。然后就开了肠镜检查的单子,让我查完肠镜后再挂他的号直接安排手术。

其实我平时并没有什么症状,这次我忌了几天辛辣之后,也没什么感觉了,但医生的一番话还是让我心里一直惴惴不安。好在我看过一些科普,并没有急于下做手术的决定。我拿着肠镜检查结果换了两家医院,又分别挂了一位专家和一位普通医生的号,结果他们俩都说我的痔疮不碍事儿,平时注意饮食,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就好了,严重时用点儿栓剂,没必要手术。

想想还是挺后怕的,如果我轻信了第一个专家的话,那不就是白挨一刀吗?还要忍受七八天的疼痛折磨。万一手术做得不甚成功,或许还有一些并发症、后遗症等着我……

毫无疑问,经过这件事以后,结合前半生不下十几次的奇葩就医经历,我对某些所谓“专家”的信任度,又减了一分。



当然,笔者不是让大家不相信医生,相反,我很坚定地认为,像肖飞这样的医生一定是少数,绝大多数医护工作者,还是抱着一颗悬壶济世的心在认真工作的。所以,生病了一定要找医生,听取专业的诊疗建议。

只是,当涉及到自己或家人要做手术这样比较重大的决定时,尽量不要只对某一个医生的话盲听盲信。可以多去几家医院,多找几个医生咨询。正如张煜医生所说的,医疗是有风险的,过度医疗的现象是存在的。



肖飞事件的曝光,正应了那句话“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破坏一个行业的信任度很容易,但想要修复这份信任,可能需要一个漫长而久远的过程。更需要每一位行业从业者都能严于律己,以专业、规范、严格的态度来面对工作。

至于董小姐的“传奇故事”,现在网上有各种各样的说法,还是等待官方的调查结果吧(如果会查的话)。

敬请点赞、转发、关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