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张勇:航天车工匠心筑梦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罗亮亮

4月28日,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贵州航天林泉电机有限公司数控车工张勇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从北京载誉归来,张勇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他说:“收获这份荣誉,我深深感受到党和国家对我们一线技能人才的关怀与重视。”这份荣誉于他而言,绝非终点,而是崭新的起点。他深知,未来任重道远,将继续在“传帮带”人才培养工作上精耕细作,精心培养人才、用心带好队伍,同时深入钻研“高、精、尖”加工技术,为强军兴军和贵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2001年7月是张勇车工生涯的起点。初入公司,师父那句“车刀是车工的灵魂,只有把刀磨好了才能出好零件”,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他前行的道路。此后23年,他始终将这句话铭记于心,在不断锤炼中,练就一身精湛技艺。

2016年10月,“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精准对接,那款发挥了重要作用,直径不足30毫米、厚度仅与一张A4纸相当的精密微特电机,正是张勇巧手“缝制”的杰作。

张勇说:“这款产品对装配间隙精度的要求极高,加工过程中非常考验双手的敏感度和技艺。”

在面对某型产品导引头关键零件机壳的加工挑战时,张勇展现了非凡的技术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项任务要求加工出壁厚仅0.2毫米的高精度薄壁件,难度之大,让合格率和效率一度成为瓶颈。

然而,在张勇的潜心攻关下,他通过精心设计辅助工装、改进切削刀具角度,使产品合格率从50%跃升至98%,加工效率提升了3倍。

张勇的职业生涯是不断创新的过程。他带领团队相继攻克了“超高精度零件加工”等40余项加工难题,完成技术革新20余项、数控技术优化200多项,总结提炼加工工法3项,获国家专利1项、全国总工会职工创新支持项目1项,发表论文4篇,为公司创造经济效益1863万元。

在林泉电机,张勇是一名普通职工,也是大家身边的榜样、团队进取的标杆。2015年,张勇技能大师工作室建立;2020年,贵州省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获批;2022年,他被授予贵阳市“筑城工匠”称号……他的每一个成就,都是对职工群众立足岗位、创新创效的有力号召,都是对工匠精神的最好诠释。

自“张勇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建立以来,他带领团队根据公司的生产任务积极开展项目攻关和技术革新的征程,累计完成50多个技术攻关和技术创新项目。工作室先后培养出高级技师8人、技师8人、高级工6人、贵州省技术能手4人。

去年7月,入选全国总工会2024年首批大国工匠培育对象名单,张勇感觉到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责任更大了。他说,团队正以大国工匠培育工作为契机,加强专业技术等方面学习,补短板、强弱项,促进团队成员“工匠五力”和综合素质不断提升,切实践行“奉献航天、服务社会、助力行业”的宗旨。

来源:贵州日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