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决定,授予30名同志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授予30个青年集体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授予677名同志2025年度新时代青年先锋。
其中,重庆市沙坪坝区磁器口消防救援站站长张海洋入选了2025年度新时代青年先锋,这是他获得过的诸多荣誉中的一个。每一份荣誉的背后,都是他在赴汤蹈火中书写出的最美的青春“答卷”。
他是“沙磁守夜人”
张海洋的微信名叫做“沙磁守夜人”,在他心中始终牢记,他和他的战友就是磁器口地区的守护者,老百姓们也管他们叫“磁器口的守护神”。
张海洋2012年3月来到童家桥消防救援中队(磁器口消防救援站前身)。磁器口站辖区面积共20.5平方公里,包含7个街道办事处,他从一名普通的消防兵,到排长、中队长、站长,但“消防”的使命一直没有变过。
有千年历史的磁器口古镇不仅是4A级景区,还有众多珍贵的文物古建筑。古镇建筑易燃,游客众多,流动性大。特别是在国家法定节假日期间,他们必须24小时待命,全员备勤。
春节更是防范火灾的重点时间段,消防安全了老百姓才能高高兴兴地过年。所以每到春节,对于消防员来说就是最紧张的时刻。张海洋已经连续18年年夜饭都没在家吃,每次都是和队友们穿着战斗服一起看春晚。
烟花禁放之前,除夕夜的火警尤其多。经常是饭菜刚端上桌,火警就响起来,往往出完一次警还在返程途中,又接到新的警情。一晚上出警十多次,一顿年夜饭总也吃不完,最后归队时已是清晨。
有一次清水门附近的居民楼失火,他率领消防员来到现场,先阻截火势防止蔓延,再指挥灭火。只见一位老人在警戒线外焦急地大哭:“还有几万元现金在家里,这是我一辈子的积蓄啊!”张海洋赶紧稳定老人情绪,问清现金在哪个位置,判断了火势后,他冲进火场将老人的积蓄抢救了出来。
“看到他们这身深蓝或橙色的制服,我们就感到安心。”古镇老居民陈敏清说。
在灾难面前,他永远冲在最前面
2008年“512”汶川地震,张海洋和战友们是第一批到达地震灾区的队伍,在北川中学展开救援。当时救援装备还没有现在这样齐全,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利用有限的装备施救,难度很大。
一边是被困者家人焦急的眼神,一边是废墟中复杂的环境。当时的场景非常惨烈,随时都会遇到被掩埋的死者。在接近被困者时,不能轻易使用机械设备——在不清楚哪里是稳定支撑点时,误动一块砖就可能危及到被掩埋着的生命。用力过猛,甚至可能会造成残存建筑的坍塌。
在72小时“黄金救援时间”内,张海洋和战友们没有动用任何大型机械,大部分时间基本上靠徒手刨、铁锹挖,抬预制板、破拆等都是用手。一位年过六旬的老奶奶被掩埋在废墟下面,由于现场不能动用大型挖掘机,张海洋和队友们只能用手刨地道。长时间的救援让张海洋感到头晕目眩,但想到废墟下的老人,张海洋硬是咬牙坚持,经过14个小时的努力,被掩埋在废墟下面的老人终于得救。
连续三天,张海洋和战友们没吃上过一顿热乎的饭,轮流休息时就往车底下一躺,没人知道下一次余震什么时候会到来。张海洋说,回来之后的那段时间,每每从梦中惊醒,心里想的都是:“糟了,我是不是睡得太久?赶紧去救人!”
烈火雄兵流汗不流泪,无惧无畏终成沙磁尖兵。在灾难面前,他永远冲在最前面。2012年5月4日,磁器口古镇百年木构民居住宅突发大火,他顶着高温辐射冲进火场,徒手转移6个已被烤得通红的煤气罐,在爆炸前最后一刻解除危机,保护了整片历史街区。
2020年长江第2号洪峰过境时,他连续72小时驻守磁器口码头,带领队员驾舟往返28次,在齐胸的洪水中背出59名被困群众,组织紧急疏散1000余人。
“512”汶川地震中有张海洋的身影,“420”雅安地震中有张海洋的身影,潼南“6•30”、嘉陵江2020年第2号洪水抗洪抢险中也有张海洋的身影……
要对得起自己的制服!
张海洋经常说,“消防员”这三个字自带荣誉光环。“这些都是一次次灭火救援战斗中,那些牺牲的救火英雄换来的,也是群众给的,万分珍贵。”他说,自己只有做得更好,才配得上这身帅气的“火焰蓝”制服和“逆行者”的称号。
作为基层带队人,张海洋以身作则、贴心关怀,带出了精兵强将。工作上,他有一颗“冠军的心”,敢于拼搏、敢争第一,带出了50余名业务骨干和10余名“新干部”。生活中,他总是把队友利益放前头,把自己摆后头;工作中,节日值班他争先,立功嘉奖他让步,用实际行动温暖了人心,凝聚了合力。
张海洋曾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获嘉奖15次。
2021年11月在全国首届应急管理系统先进模范和消防忠诚卫士表彰大会上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2020年8月抗洪期间,作为一线救援代表获时任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同志慰问;2025年新春团拜会上,作为消防行业楷模接受市委书记袁家军、市长胡衡华接见。
曾荣获“全国应急管理系统先进工作者”(应急管理部)、“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中宣部)、“执勤训练工作先进个人”(国家消防救援局)、“抗震救灾先进个人”(重庆市人民政府、原公安部消防局)、“敬业奉献重庆好人”(重庆市委宣传部)等30余项荣誉,并获评沙坪坝区“感动人物”“最美应急人”“最美退役军人”等称号。
上游新闻记者 宋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