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板脚是一种同时集齐芹菜和香菜的香气的野菜,也是这次去景德镇新吃到的一种野菜,三宝村的世外陶源餐馆用它来炒腊肉,青绿脆嫩鲜美,味道上超越了很多种当下热门野菜。
第一听看到菜单上写着鸭脚板,还以为是某种荤菜之名,端上桌之后才知道这竟然是一种野草,上过中国的各种药典书的鸭板脚,它的最大特点是长着三片叶子,和农村的鸭掌挺像,鸭脚板的学名为"变豆菜",归属于伞型科植物。
鸭脚板吃起来自带清香之气。鸭脚板在《救荒本草》里被称为"鸭儿芹",多生长于在江南一带湿润的田埂边,可以凉拌、爆炒、与海带和(或)山药一起炖等。当晨露滚过其锯齿状叶缘时,折射出的不仅是春日晨光,更是一曲植物化学的微缩史诗。每到农历三月之后,鸭脚板便会随着季节而来,端上餐桌。
在太湖流域,“清明鸭脚板,赛过八月蟹”的民谚流传千年,由此可见鸭板脚的鲜美,苏州农家的传统做法是将嫩叶与螺蛳肉同炒,利用甲壳类动物的谷氨酸钠与野菜的萜(tiē)烯类物质形成风味协同。
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陶片上,考古学家发现了鸭脚板植硅体,证明七千年前长江流域先民已掌握其食用价值。在日本这类散发着天然植物香味的蔬菜特别受欢迎,例如阳荷,还有鸭脚板。日本人喜欢鸭脚板的味道,在各类日式料理中常能见到它,搭配鱼生、寿司相得益彰,为此日本还有专门种植鸭脚板的农民,主要种植区在日本的关东地区。
和普通的野芹菜相比,鸭脚板的优点在于香味独特,不仅具有芹菜的香味,还同时具有香菜的清香。鸭脚板主要是吃它的梗,和芹菜梗是一样的,所以当它的梗长到一定高度的时候,就可以采摘了。
摘回来的鸭脚板去掉叶子,稍微用水煮一下,去掉一部分苦味,然后就可以加入干辣椒、腊肉一起爆炒,还没上桌,香味已经飘来。鸭脚板可以从春天吃到夏天,不过要吃最鲜嫩的鸭脚板还是要选择春天的鸭脚板。
到了夏天,鸭脚板开始开花结籽,梗上面的筋比较多,吃起来老,也没有春天的鸭脚板鲜嫩了,同时芹菜和香菜的香味也变淡了,那时要再想尝到它的鲜嫩,只能等下一个春季了。
不过,到了夏天,接力鸭脚板的还有生长于小溪边上的水芹菜,这种野芹菜虽然比起鸭脚板的香气要弱了一些,但野水芹就算是素炒,也会香气迷人。现在吃鸭脚板,最合适的吃法就是炒腊肉。
鸭脚板炒腊肉
食材:鸭脚板、腊肉、适量、大蒜、辣椒、猪油、盐
步骤:
鸭脚板菜摘掉叶子,只取茎,摘成合适的长度清洗干净;鸭脚板焯水后捞出过凉水沥干水分;
腊肉洗净后大火隔水蒸10分钟迎泽到变软后切成薄片;起锅入油烧热后加入姜蒜和辣椒丝爆香,加入腊肉翻炒到变色后加入焯过水的鸭脚板菜,跟腊肉一起略炒一会,待鸭脚板变软就立马关火装盘;
腊肉是咸的,一般情况下不需要另外加盐;
你们家乡吃鸭脚板吗?都有什么样的吃法?欢迎评论区留言~喜欢的话麻烦点个赞再划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