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将至,想好去哪儿玩了吗?如果实在没有心仪的目的地,不妨 “云游” 曾经的太阳系第九大行星 —— 冥王星。在这里,极致的寒冷或许不是唯一的挑战,一系列颠覆常识的体验更会让人 “方向感混乱”。究竟有多奇妙?一起来看看。

01天上的 “小太阳”



在地球上,太阳是天空中耀眼的圆盘。但在冥王星,太阳的 “存在感” 大幅缩水。目前,冥王星距地球约52.47亿公里,距太阳约52.74亿公里。遥远的距离使其太阳视直径仅54.5角秒(1角秒为1° 的1/3600),约合0.015度 —— 这仅为地球观测太阳视直径(31.44角分,即0.524°)的3%,看上去与傍晚的金星大小相近。

02昏暗的阳光



遥远的距离不仅缩小了太阳的 “体型”,也削弱了它的光芒。当前,冥王星离太阳大约52.74亿公里。在冥王星上,太阳视星等为-19等,亮度仅为地球的1/1250。不过,这仍比满月亮320倍,是冥王星天空中最亮恒星的1000万倍。这里的白天类似于地球的阴天或者太阳落山半小时后的黄昏,光线虽昏暗,读书看报却也足够。

03错乱的方向感



初到陌生之地,人们常有暂时失去方向感的“掉向”经历,在冥王星上,我们也有可能“掉向”。例如,当我们身处冥王星北半球时,如果你还认为太阳所在的天空就是南方时,就大错特错了。北半球的太阳在天空北方,有而南半球天空的太阳才是在南方的。这与地球完全相反,是不是很反直觉呢?

更离奇的是天体运行轨迹:在地球上,太阳东升西落的,而在冥王星上,太阳则是从西方升起东方落下的。包括天上的恒星也遵循这一规律。若按地球经验通过太阳的升降与方位来辨方向,必然会 “晕头转向”。

04不落的太阳



冥王星上的一天是漫长的,长达155.3个小时(大约6.3天)。倘若,此时我们正在冥王星北纬29.5°以北的地区,就会看到不落的太阳奇观。天上的太阳以顺时针方向划出圆形轨迹,形成极昼;对应的南半球南纬 29.5° 以南,则陷入漫长极夜。对比地球(仅南北纬 66.5° 以内出现极昼,且太阳贴近地平线),冥王星的极昼范围更广、太阳高度角更高。

05“躺着自转” 的奇葩星球

冥王星上颠倒的方向和奇特的极昼极夜现象都源于冥王星 “特立独行” 的自转方式。天王星的自转轴倾角高达97.8°。它几乎是“躺”在轨道平面上转动的。而冥王星比天王星更夸张,其自转轴倾角达 119.5°。这让冥王星的北极指向轨道平面下方(南天球),从传统北极视角看,其自转呈顺时针逆向旋转,与地球的逆时针正向自转相反,导致太阳 “西升东落”。



当前冥王星处于春分点与夏至点之间(类似地球立夏时节)。这时候我们在没有极昼和极夜出现的低纬度地区能看到太阳从西北升、东北落。而只有在冥王星的春分和秋分点时,我们会在它的赤道附近看到太阳从正西方升起,从正东方落下。

在冥王星上看而要看到这一奇观并不容易,因为离我们最近的冥王星春分是在1989年,而最近的秋分到来则要等到2110年了。毕竟冥王星的一年相当于地球248年。在极昼区域,小小的太阳犹如一颗璀璨耀眼的钻石,每153.3小时就在天上转一圈,也是难得一见的天文奇景啊!

昏暗的小太阳,反直觉的方向感,冥王星是一个与地球截然不同的世界。如果有机会站在冥王星上,你是不是有点犯迷糊呢?一起聊一聊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