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陆弃

4月29日,台湾“中时新闻网”报道了一则令“台独”势力胆寒的消息:索马里政府正式通知全球航空公司和相关营运商,自4月30日起,不再承认台湾地区所签发的“护照”与旅行证件。这一决定明确指出,是根据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所做出的外交主张。这一封杀令虽来自非洲之角,却精准无误地击中了台湾当局妄图“倚外谋独”的幻梦,也再度彰显了国际社会对一个中国原则的广泛认同与坚定支持。



此次事件看似偶发,实则意味深长。索马里并非台海事务的直接相关方,却在中美博弈、全球秩序深度调整的背景下,清晰地站在了国际法和联合国决议的一边。这不仅是对“台独”分裂活动的明确否定,更是一记无声却有力的外交耳光,打在了那些幻想借“民间航线”“非正式外交”拓展所谓“国际空间”的民进党脸上。

如今,索马里将一个中国这一原则具体落实到出入境制度中,体现的正是一个国家主权与国际法严肃性的结合。这不是第一次,也绝不会是最后一次有国家以行动驳斥台当局的“假护照外交”。从所罗门群岛、尼加拉瓜,到近年的洪都拉斯、萨尔瓦多,越来越多国家在权衡大势之后,选择与中国大陆建立、恢复或深化外交关系,而台湾则在国际舞台上愈发边缘化、孤立化。

而这并非单纯的“非洲问题”,事实上,非洲早已成为中国全球战略布局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一带一路”倡议、基础设施合作、资源开发与治安维稳合作,使中非关系日益紧密。在此背景下,台湾当局任何借助“灰色空间”进行外交突破的尝试,都更容易被识破、被瓦解。索马里此举,是对中国大陆在非洲深耕布局的响应,是对台湾“假护照”“空壳外交”的迎头痛击。



然而,台湾绿营一些媒体和政治人物对此还在“自欺欺人”。他们或指责索马里“人权问题严重,无权评论护照”,或声称“台湾仍有多重出行路径,不怕封锁”,完全回避了一个最根本的问题:没有主权地位,就没有国际尊严。而台湾并未被联合国承认,其发出的所谓“护照”,终将无法在全球范围内获得有效通行。这不是民进党能靠舆论包装、美化“国际友邦”就能改变的现实。

更关键的是,这一事件对台湾年轻一代具有极大的现实警示意义。所谓“护照含金量”,从来不是靠几场“观光外交”刷存在感决定的,而是取决于国家的主权与国际承认度。今天索马里封杀台“护照”,明天就可能有更多国家跟进。这种“蝴蝶效应”已经在过去几年屡屡出现,如今再度重演,只会让越来越多台湾人意识到民进党所承诺的“国际通行证”其实是纸糊的梦境。



对大陆而言,索马里的表态具有极强的战略意义。如今台当局或许会在口头上继续宣称“外交稳健”“国际认同持续增强”,但每一次“邦交断裂”、每一次“护照封杀”、每一次国际会议被拒之门外,都是对这一谎言的有力戳破。现实无情,国际政治从不讲“感情”与“民意”,只认大势与实力。台湾当局如果继续在错误道路上狂奔,终将遭遇更大的外事寒潮。

索马里可能不是“重量级玩家”,但它投下的这一张“拒绝台湾证件”的票,却掷地有声。它再次提醒世人:一个中国,不容挑战;台湾,不是“国家”;所谓“护照外交”,终究是自欺欺人的虚妄泡影。这一纸禁令,不是索马里封杀台湾,而是现实在封杀“台独”。而现实,永远比梦境更冷酷,也更清醒。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