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位网友在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留言,建议广州市增城区朱村街道优化初中教育资源。
网友
我是增城区朱村街道的一名居民,近年来,随着广州城市东拓和增城区域发展的加速,朱村街道迎来了大量新小区建设,吸引了众多新广州人落户安居。然而,在片区快速发展的同时,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初中配套的严重滞后,已成为制约区域民生幸福和长远发展的突出短板。作为一名关注教育公平与城市发展的市民,我谨此建言,恳请政府重视朱村街道优质初中建设问题,助力解决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痛点。
一、现状与问题:教育资源短缺制约区域发展
1、唯一初中承载压力巨大,教育质量亟待提升
目前,朱村街道仅有朱村中学一所公办初中,其办学规模、师资力量与硬件设施均难以满足需求。该校在校生容量约1200人,而随着东盛、西福、科教城大型社区陆续交付,片区常住人口早已突破10万,适龄学生数量激增,学位缺口日益凸显。此外,该校在市级教学评估中排名靠后,家长普遍反映其教学质量与城区优质初中存在显著差距,“上好学”的诉求难以实现。
2、新广州人家庭的教育焦虑加剧社会矛盾
朱村街道的新增人口中,80%以上为年轻家庭,他们对子女教育抱有较高期待。然而,优质初中缺失导致许多家庭被迫选择跨区就读或高价购买学区房,不仅加重经济负担,还衍生出“家校分离”“通学耗时”等问题。教育资源的匮乏,正逐渐消解新市民对“安居乐城”的归属感。
3、教育资源失衡阻碍区域产城融合
朱村街道毗邻科教城与信息技术产业园,未来将承载大量高新产业人才。若基础教育配套长期滞后,势必影响人才扎根意愿,制约“以教促产、以产兴城”的战略布局。
二、建议与对策:多措并举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布局
1、提速规划建设,新增优质公办初中
建议政府将朱村街道纳入广州市基础教育提质扩容行动计划,优先选址建设1-2所高标准公办初中。可借鉴天河区引入华附、执信等名校集团化办学经验,通过“名校办分校”“强校托管”等模式,快速提升新校办学水平,打造区域教育标杆。
2、优化师资配置,强化教育软实力
3、建立动态监测机制,保障教育公平
三、教育是民生之基,更是城市未来
朱村街道的困境,是广州城市扩张中教育资源分配矛盾的缩影。补齐教育短板,不仅关乎千万家庭的幸福感,更是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的必由之路。恳请政府以“绣花功夫”推动教育均衡,让每一个孩子在家门口“有学上、上好学”,让新广州人真正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温度与包容。
官方回复
广州市增城区
关于您反映规划建设朱村街道优质初中、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布局的问题。为促进朱村中学优质发展,增城区教育局将朱村中学纳入增城广附教育集团,通过实行集团化办学,充分发挥核心校广大附中增城实验中学的资源优势,推动朱村中学办学质量提升。同时,积极对接广州市基础教育强基提质“2+2+1”帮扶行动,将朱村中学与越秀区育才实验学校结对,实现共同促进、共同成长。后续,增城区计划在朱村中学实施扩建,进一步扩大优质学位供给,满足社区居民教育需求。
目前,广州科教城项目已规划建设广州外国语学校(增城校区),增城区将积极协调解决该学校建设、办学等有关事项,推动学校早日建成开办。
下一步,增城区将继续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加强学校建设,多渠道增加公办学位供给,保障市民群众入学需求,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
来源: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