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腕儿 分析

这两天有一部纯AI制作的动漫短剧上线了。

这部剧由番茄IP《隐世魔尊,女帝带娃上门求负责》翻拍的AI动漫短剧名为《隐世魔尊,开局天降女帝》(下称:天降女帝),也是番茄出品,在抖音小程序「饭余剧场」上线。

从剧名可以看出这是一部男频爽文动漫剧。据小程序公开数据显示,自4月28日上线后两天,该部剧在「饭余剧场」小程序播放量显示453.6万,目前还没有太多关于该剧的评论。


据知情人士透露,“天降女帝”的制作方为拌饭科技,制作周期2个月。全剧一共87集,剧中有95%以上的画面为AI技术生成。

这段时间,动漫剧炒得火热,大家对动漫短剧的未来很乐观。火热从去年就开始了。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泛二次元用户规模5.03亿,付费率从2020年的28%提升至45%。

同年12月,有投资者问中文在线,是否在用AI生成短剧或视频在平台上播放?

中文在线回应公司已经在结合动漫和短剧特点推出AI动漫短剧《愤怒的吸血鬼》,该作品将在Sereal+平台面向北美用户发行。


据业内消息称,中文在线正大量收购动漫短剧,AI技术制作一部100集上下的动漫短剧,中文在线给到30万。

3月13日,巨量引擎举办动漫剧主题活动“漫剧星河”;到了3月28日,市场上出现一个关于动漫剧的消耗喜报,是魔方所制作的一部动漫剧《我每天征服一个美女》日耗15万。

短剧行业的动漫剧流量增量信号,就此引燃。

到目前为止,多家平台已经在跟进布局,包括中文在线、抖音、B站、红果等。

在动漫剧的市场热情下,新腕儿联系了动漫剧创作者、动漫剧账号的MCN,做动漫剧的短剧从业者,试图洞察最真实的动漫剧市场。

对标年轻观众的动漫短剧

先感受下番茄出品的动漫短剧视觉效果。

剧情开头一位性感白衣美女从天而降,落到“俊逸少年”的床上:

「我滴个怪乖乖,我堂堂魔界至尊,竟被这位仙子追杀到床上了,我藏在人间五百年了,这都被你们发现了。」


白衣仙子内心OS:

「没想到人界中,还有这样一位俊逸少年。不对,我必须马上解毒,否则就要压制不住了。」


「难道她中了我们魔界赫赫有名的‘千魔淫毒’?」


解毒后,女帝意识到自己不该与凡人有感情,匆匆飞走了。谁曾想,这段姻缘在十年后还是走到了一起。

这部AI技术生成的动漫短剧内容跟原剧的台词内容几近相同,用动漫语言表述出来会更加幽默。

该剧真人短剧版本同名,上线的数据效果一般,并非爆款剧体质。据WETRUE数据,该剧在端原生累计播放量5984.6万,累计热度值237.9万,历史排名最高14名。


观众以31岁至40岁的男性居多。


反观动漫版本的,为了与青年男性达成共鸣,这部剧用动漫手法增加了几分幽默感。只是,是否会吸引到年轻人群观看,还得等红果上线再看。

动漫短剧主要对标20岁至30岁的年轻观众。这些观众属于互联网原住民,他们对内容很敏感,内容判断标准更高。会将动漫短剧会跟日本动漫作对比,如果剧情链接不够顺滑严密,观看体验会很差,他们会很快放弃,后面的剧情则没有任何展示的机会。

目前看到的动漫剧分几种。一种是将已经成熟的动漫IP翻拍,由团队制作成动漫视频连载播放。像这种动漫剧会有一波固定的动漫爱好者观众,按时追剧,例如@干饭人漫剧场。另一种是强视频账号逻辑的玩法,例如小红书账号柔树特效-AIGC动画-后期。这个账号主要是18岁-24岁的年轻人,他们不喜欢看关于钱的内容,喜欢男女主角好看,且剧情得有铺垫、高潮。

还有一种玩法是强品牌侧的玩法,例如@姐姐什么都知道,这个账号的动漫短剧主要面向年轻女性群体,有的剧中植入了得物、电动牙刷之类的品牌广告。

最后就是竖屏短剧逻辑了。像“天降女帝”属于付费观看,这种是其中一项分支,还有收购动漫剧在端原生渠道或自家平台上线播放等玩法。

动漫在短剧圈的水土不服

就在最近一段时间,动漫短剧突然就火起来了。2024年从游戏行业转型做动漫剧的宋凡(化名)有很明显的感觉:

「最近一两个月,有AI平台,短剧公司等等陆续找我聊动漫剧。有些公司是想把自己的小说IP改编成动漫,也有是将把自己的静态漫改成动态漫,还有真人剧改编的,都有。」

宋凡早年在游戏公司工作多年,在工作期间,AI时代到来了。他研究了一段时间AI,直觉上认为未来AI应该会很有机会。加上他是个十足的动漫迷,在工作期间已经在研究用AI技术制作动漫剧了。做了几个月后,发现动漫剧很有机会,而他自己也是真心热爱,随即决定转型做AI动漫剧了。

他主要在小红书运营动漫剧账号。原先的视频数据一直不温不火,直到有一部连载上线后,受粉丝喜欢追更,粉丝量一下子从3万翻倍至6万多。

在跟宋凡的交流中,他更愿意聊动漫内容,对于市场类话题兴趣度不是很高。

他日常创作十几二十分钟的动漫剧,需要在AI工具创作基础上做一些人为调整。例如有时候上一集角色的眼睛是蓝色,下一集就成绿色了,像这类情况都需要人工干预。

而做好一部动漫剧,是件很有门槛的事情。

首先得是动漫爱好者。动漫可以理解为一种文化表达,而只有创作者对动漫文化有深刻的了解和认知,才能将短剧改编成动漫语言,以做到与年轻观众之间的交流。

其次,AI技术能力。放眼短剧圈,真正具备技术能力的公司并不多,而大家也在尝试通过各种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像新腕儿之前接触的某家头部短剧公司,在不确定AI技术投入产出效益的情况下,他们让自己团队人员尝试做,而最终做出来的内容“我们自己都想笑”。可如果将AI部分的内容外包,这意味着更高的成本。

最后是AI创作产品。目前市场并没有专门创作动漫剧的AI创作产品,这意味着在创作过程中,对技术团队需要对当前的AI创作工具具备更强的驾驭力。

动漫剧的创作在短剧圈容易水土不服,那么大家如何参与其中呢?

新腕儿联系到另一家短剧公司相关负责人刘潇(化名),他们制作过多部爆款剧,据他表示,他们公司在两个多月前开始做动漫剧了。

就动漫剧的制作难度,他们两手准备。一方面,他们公司大量收购动漫剧。这里要说到,其实最近我们常谈起的动漫剧都是前两三年制作完成的,包括@干饭人漫剧场,这个账号本身就是一个长期运营的抖音动漫账号,因此其受众十分稳定。

像这类动漫剧的收益模型中原本是没有授权部分的,这就导致他们对于短剧行业的授权合作,没有太多的认知。

刘潇他们的策略就是“大力出奇迹”。以几千块钱的价格收购大量“沙雕”类型动漫剧,再同步收购动漫剧抖音账号,侧重于端原生渠道收益。

另一方面,他们也考虑制作动漫剧,只是做得不好。如果像“天降女帝”这样纯AI技术制作爽文动漫剧,这条思路是完全有机会的,就是难度太高了。但如果是将漫画链接起来,那观看体验不是很好。

好在他们收购的动漫剧在端原生渠道已经能正常收入了。

用短剧逻辑做漫画剧

需要强调的是,动漫短剧和动漫剧不是一回事,二者的逻辑截然不同。

动漫剧早就有了。主要就是将动漫IP改编制作成动漫剧,在社交账号上定时更新。而动漫小说本身篇幅很长,在IP足够吸引观众的情况下,会在账号养成稳定的观看习惯。但前提是长期保持创作状态,而这需要更高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的投入。

再讲讲收益逻辑。动漫剧账号的收益逻辑无外乎两种,B端和C端。像@干饭人漫剧场这种需要C端用户付费解锁全集,属于强动漫文化的内容布局。另一种是品牌方投放。新腕儿跟几家头部MCN交流过,他们并不看好动漫剧账号的商业化能力。

「做一个动漫账号主要是人力成本,一般是5人团队,这种动漫剧账号不像达人账号每月稳定接广告,它基本很难持续接广告,不稳定,即便质量再搞,最后都很难持续。」某知名MCN负责人朝晖(化名)说。

他们公司内容曾评估过动漫剧赛道,最后还是放弃了。

另一家MCN倒是有动漫剧账号,2021年就在运营了,但中间断断续续,基本上也很难持续。

「我们账号发布的动漫是手绘制作的,人工成本还挺高的,虽然做得早,但一直也不是我们的主流赛道。」

手绘制作的动漫剧在人力成本高的情况下,并不能做到标准化、规模化,而这种强依赖人创意的生意,是走不长远的。

综上来讲,近期大家追捧的动漫短剧,应该是更强短剧逻辑的动漫短剧,也是竖屏短剧市场的未来。

这就要求动漫短剧需要跟常规的短剧一样有爽点和卡点,在此基础上,以动漫语言表达出来,就角色性格特征和剧情需要对人物表情和场景做素描特写。

那么问题来讲,既然动漫剧早已出现,跟短剧逻辑截然不同,为什么最近动漫短剧风口如此热情?

这件事要分不同行业侧重来讲。像是动漫剧,其对标的仍然是深爱动漫文化的人群,那么这部分受众影响不大。而像是MCN,从他们的账号逻辑来讲,动漫剧的商业化效率不高,更会成为一项压力。但对于竖屏短剧行业来讲,这种已经经历市场验证的剧目类型,意味着短剧的增量和机会。

只是,关于经由爆款真人短剧翻拍而来的动漫短剧实际的收益效率,还需要等待市场的反馈。

短剧从业者们对动漫短剧的态度,分两方面来看。

一方面来讲,经历过市场验证的动漫剧的付费效益是既定的。关于一部剧的成本。

看起来,这个价格并不贵,仅相当于常规剧的最低配。

但这里要考虑到,真人竖屏剧可以做素材剪辑,市场成熟稳定,各家短剧公司有大量成熟方法论发行盈利。而动漫短剧就算成本低,投入产出比并不高,还很不稳定,投入产出比还得打个问号。

平台方没有公布相关政策,大家还摸不清楚。

再从新增量来讲。这两年以来,竖屏短剧把能洗的人群洗了个遍,观众们已经出现明显的疲劳感,各种微创新角度撬动的情绪价值已十分微弱。这种情况下需要尽快调整策略,从原本40-60岁的人群调整到20-30岁的群体。

像是拌饭科技这次制作的“天降女帝”就是一部主打青年男性观众的动漫短剧,将真人剧题材转化为动漫短剧。

动漫短剧的出现,是外界认知的一场新增长。它意味着对新付费人群的开发和情绪价值的撬动,是AI时代下的重要产物。无谓于短剧让AI创作更具想象空间,还是AI让短剧有了新内容产品研发思路,二者总是相辅相成的。

动漫短剧是短剧市场走向开放的标志性产物,期待动漫短剧新政策的出台,让竖屏短剧内容的价值体系得到新一次评估。而市场也需要更多动漫短剧的出现,来印证短剧在二次元市场是否真实存在机会。

了解短剧,请关注新腕儿。

你也可以关注其他账号内容。

加入新腕儿社群请扫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