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我的事情,不要再听傅连璋的了。”

1953年,毛主席的保健医生王鹤滨刚走进菊香书屋,就听到毛主席在发脾气。见到王鹤滨之后,毛主席更是让他给傅连璋打电话,说自己的身体以后都不要傅连璋管了。

毛主席因何发这么大的火?傅连璋究竟干了什么?



悬壶济世,倾心向党

傅连璋出生于福建长汀的一个农村,父母在教会工作。他的家庭条件还可以,在教会学校读书,并且顺利考上了长汀一中。

之后,他更是考上了福音医院的亚盛顿医馆,更是在毕业之后被聘为福音医院的医生。等到五卅运动之后,他被推举为医院院长。



此时的他事业有成,人生得意,家中虽然不是大富大贵,但也吃喝不愁,一家人的日子过得和和美美的。

他虽然年少的时候也接触过进步思想,但更多的还是放在家庭身上,并没有想要大展宏图的想法。然而一件事的发生,让他的思想彻底转变。



那时是南昌起义之后,起义军路过长汀,当时部队里有很多伤员。这批伤员中,有个特殊的人,那就是陈赓。

当时的陈赓左腿受伤,因为得不到治疗只能简单包扎一下。他虽然不愿意掺和到两党的斗争中去,但医者仁心,他也不能眼睁睁看着伤员在自己面前去死。



当时起义军的三百多名伤员,包括陈赓和徐特立在内,都被他收留在福音医院。他不收诊费,还亲自为这些伤员治疗。

在给这些伤员治伤的过程中,他也经常听到他们说革命、说理想。当时他不明白,为什么他们会对这些事情津津乐道。



最震动他的心的,还是他给陈赓治伤的时候。陈赓的腿是被子弹打伤的,而且因为处理不及时,早就发炎了,伤口处已经腐烂了。

当时的天气炎热,再加上陈赓受的伤是热武器造成的,所以发炎是肯定的。如果能早些治疗,或许情况不会坏到那种地步。



但战场上没有给他治疗的条件,所以他只能一直拖着。傅连璋看了陈赓的伤口之后,都不知道他到底是怎么忍下来的。

陈赓的伤口,就连他看了都忍不住心惊胆颤。经过他的治疗之后,陈赓身上其他的伤都好得差不多了,唯有腿上的伤还是不行。



对于他的腿伤,傅连璋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经过会诊之后,他们得出结论,想要保住陈赓的命,只能将他的腿截肢。

但陈赓不愿意,他还年轻,他的革命道路还很长,他不能没有腿。哪怕是死,他这条腿也不能截肢。

第一次,傅连璋的心受到极大的震撼。



红色医生,正式参军

作为一个医生,傅连璋认为生命才是最可贵的东西,没什么东西比生命还要珍贵了。但这一刻,他在陈赓身上看到了一种信念。

这种信念高于生命,他甚至甘愿为了这种信念赴死。这样的感觉,傅连璋从没有过。



而在医院养伤的起义军战士们,在伤好之后纷纷向他打听起义队伍到哪里去了。他不理解他们打听这个做什么,他们却表示自己要回部队。

这样的情形,再次震撼了他的心灵。如果说陈赓是军官,所以他的思想觉悟要高很多,他会觉得信念高于生命,傅连璋还能理解。



但这些普通的战士,他们在军中就是最普通的人,哪怕他们伤好之后就离开,军中也不一定会在意他们的下落,那他们为什么还要坚持回去呢?

傅连璋不明白,也正是因为这份不明白,敦促着他开始了解我党。后来他又接触了国民党,才深刻明白了两党差距。



随着和我党的接触变多,他也对我党越来越了解,更理解了陈赓和战士们口中的信念。于是,他开始帮助我党做事,利用自己的身份为我党获取情报。

在1929年,红四军进入福建之后,他更是为我军免费收治了大量的伤员。



他的医术很好,很多重伤员都在他手上活了下来。

不仅如此,他还帮助我军培训医护人员,教他们认识草药,学习药理,让他们能用简单的草药治病。

他当时虽然还没有入党,但心已经和我党变得密不可分了。



等到1933年,他正式参军,医院也被迁往瑞金,成了中央红军第一所正规医院。

为了帮助我军培养更多的医护人员,让受伤的战士们得到更好的照料,他亲自编写了课本教程,并创办了看护学校,亲自带着学生临床实习。



毛主席的主治医生

我军在医疗上面是很缺乏的,很多战士都是没有办法得到及时的治疗才牺牲的。

傅连璋将医院里的药品和器械都捐给了军队,甚至他家中的一些珍藏药材,也都被他捐给了军队。他参军之后,弥补了我军的一大短板。



可以说,当时中央有很多人,都是在他的医治下痊愈的。

他不仅医术好,还大力普及卫生知识,让战士们少喝生水,防止野外蚊虫叮咬,帮助战士们避免了很多疾病。

第五次反围攻的时候,毛主席身患疟疾,身体状况快速下降。



是傅连璋不眠不休找草药,亲自出手治好了毛主席。长征的时候,他还为朱老总,周总理和刘帅等人治病,并且用土办法为战士们治疗伤寒。

要是没有他,我军在长征中,可能还要损失更多的人。



在陕北的时候,毛主席的身体都是由傅连璋调养的。毛主席生病,他总是最担心的那个,为了给毛主席治病,他往往要试好几个方子。

等到新中国成立后,他开始担任卫生部副部长。虽然已经担任了副部长,但他对毛主席的身体依旧非常关心。



1953年的时候,苏联援助的医疗专家到了我国,毛主席早年身体出过毛病,所以傅连璋专门带了苏联专家,来给毛主席会诊。

苏联专家问毛主席的病症的时候,毛主席就想到自己之前有过的一种状况,他告诉苏联专家,自己之前在空旷的广场会有恐惧的感觉。



因为这件事,自己一直不愿意去广场参加大会,更喜欢自己待在狭小的屋子里。

毛主席说完之后,苏联专家迅速做出了判断,说毛主席这是恐旷症。毛主席听了还想说什么,傅连璋却快速打断,说出了自己的判断,觉得苏联专家的这个结论给得太武断了。



因为毛主席的这种情况,也可能是一种轻微的精神神经失调。主要是他认为苏联专家下了这种判断,可能会给毛主席造成心理负担。

他还专门举了几个例子,说明这是一种心理问题,没什么大问题。苏联专家也知道他的身份,所以对此也没有辩驳。



但毛主席当时的脸色就不好,等到苏联专家走了之后,毛主席还是很生气,气得自己在屋子里踱步。

一直到王鹤滨过来之后,毛主席对着王鹤滨骂了傅连璋一顿,还说要让王鹤滨给傅连璋打电话,说自己的身体以后就不让傅连璋管了。



王鹤滨知道毛主席这是在说气话,要不然毛主席卧室里就有一台电话,自己早就打了电话了,何必等到自己过来,还要让自己给打电话呢?

其实毛主席在发泄过后,也想明白了傅连璋的苦心。他知道傅连璋这都是为自己好,所以所谓的不让傅连璋管,也只是说说而已。



等到毛主席气消了之后,傅连璋依旧要负责毛主席的身体。

1955年的时候,为医疗事业贡献颇多的傅连璋被授予中将军衔,大家对此都心服口服。

参考资料
“红色华佗”傅连暲,孙迪,2020-04-02,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