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校园的过往岁月里,周凯旋一度是众人瞩目的焦点。他出生于重庆,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入垫江中学。高中时代,他和谢雕是同窗。课堂上,周凯旋思维敏捷,课后,他勤奋好学,成绩始终名列前茅,是老师眼中的得意门生,同学心中实打实的学霸。
2012 年,周凯旋满怀憧憬地踏入高考考场。然而,命运弄人,他遗憾地与清华北大失之交臂,最终进入四川大学。但他的名校梦从未熄灭,入学仅仅两三个月,便毅然退学,选择复读。
第二年,周凯旋成功考入西安交通大学材料工程系,还凭借出色的成绩进入钱学森班,获得硕博连读的机会,彼时的他,前途一片光明。大学生活初期,周凯旋依旧保持着学霸的风采,不仅学业优异,还积极投身校园活动。但好景不长,他逐渐沉迷游戏,学业一落千丈,挂科不断,最终失去了硕博连读的机会。这一挫折,成为他人生的重大转折点,原本近在咫尺的学术之路戛然而止。
本科毕业后,周凯旋前往南京一家软件公司工作。但工作的诸多不顺,让他选择辞职备考公 务 员。可命运再次和他开了个玩笑,他未能成功上岸。接连的挫折,让周凯旋的心态愈发失衡。与此同时,高中时期与谢雕的两次冲突,在他心中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第一次冲突发生在2016 年的同学聚会上。大家玩“狼 人 杀”时,谢雕的一番话刺激到了周凯旋,两人当场发生口角,差点大打出手。第二次,在高中群聊中,周凯旋发了一张自己喝可乐的照片,谢雕调侃他炫富。这让周凯旋再次想起聚会时的不愉快,心中的怨恨如野草般疯长。
2018 年6 月,周凯旋以辞职旅游为由来到北京。他提前在网上购买匕 首,并邮寄到北京。6 月14 日,谢雕热情地为他准备接风宴。可谁也没想到,这顿饭竟成了谢雕的“送 命餐”。第一道菜刚上桌,周凯旋突然从书包里掏出匕 首,毫无征兆地向谢雕胸、背等要害部位猛刺。短短30秒,谢雕便倒在血泊中,因心脏破裂、失血性休克当场死 亡。
案发六天后,周凯旋的母亲找到警 方,称儿子有精神病,并提供了2014 年周凯旋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精神科的就诊资料,当时诊断为“存在不稳定可疑妄想”。但2019 年初的精神鉴定结果显示,周凯旋虽患有神经症,但实施犯 罪时,不存在因精神病性症状导致的辨认和控制能力障碍,被评定为完全刑事责任能力。
2019 年5 月24 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 法 院公开审 理此案。庭审中,周凯旋当庭认罪,甚至表示希望判处自己死 刑,立即执行。他坦言,杀害谢雕的原因正是那两次冲突的“刺激”。8 月30 日,北京一中院一审宣判,以故意杀 人 罪判处周凯旋死 刑,剥夺政 治权 利终身。法 院认为,周凯旋虽有自首情节,但所犯故意杀 人罪罪行极其严重,不足以从轻处罚。2020 年4 月9 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 院二审维持原判,5 月9 日,北京市高院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请死 刑复核。2021 年1 月13 日,周凯旋被执行死 刑。
行 刑前,监 狱安排他与家属见面,这是他和亲人最后的告别机会,却被他坚决拒绝。或许,他无颜面对家人;或许,内心的愧疚和悔恨让他无法承受与亲人相见的痛苦。
从昔日风光无限的西交学子,到最终沦为死 刑犯,周凯旋的人生轨迹发生了令人扼腕的转变。他的经历,如同一记警钟,时刻提醒着我们:人生之路漫长,当遭遇挫折与冲突时,务必保持理智,学会控制情绪,用正确的方式解决问题。否则,一时的冲动,不仅会毁掉自己的人生,还会给他人带来无法挽回的灾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