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路透社报道称,4月22日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出现了恐怖袭击事件,目前已经造成至少20人死亡的惨剧。
印度警方将该事件归咎于一个反印武装组织,并且声称这是由巴基斯坦官方支持的组织,要求巴方为此负责。
印巴两国如今在克什米尔地区爆发了交战,两方剑拔弩张的状态,使得南亚大陆的局势变得波谲云诡。
在此冲突之前,印方已经丑话说在了前面,我国相关部门对此做出明确表态。
这对于和平安稳了数十年的南亚地区到底有多大影响?作为重要邻国的我们由会如何应对呢?
一、印巴冲突再起
要说这两个国家也算是老冤家了,两国在上个世纪各自建国后,就因为克什米尔地区的归属,爆发了大大小小不少的冲突。
直到2021年2月25日,这两国政府宣布达成双边停火协议,就在两国民众都以为和平终于降临的时候,谁也没想到这份协议的约束力,仅次于白纸一张。
他们之后在边境地区爆发了十多次大大小小的冲突,距离如今最近且最严重的一次,就是发生在2023年10月26日的交火。
根据巴基斯坦的《黎明报》当时发表的文章称,在2023年10月26日的时候,一架无人机擅闯巴方领土,随即被边防军队击落。
印方边防军队随即对巴方哨所开火,双方交火持续到了次日凌晨才结束,此次交火造成了至少三人受伤,数十名居民流离失所。
最终此次冲突通过双边合谈的方式告一段落,但双方之间的根本矛盾一直没有解决,克什米尔地区的归属问题是埋在两国之间随时可能爆炸的炸弹。
这一次在4月22日发生的恐怖袭击事件,成为印巴之间的导火索,让两国再次爆发了冲突。
在该袭击发生后,有一个名叫“抵抗阵线”的组织在网上发表声明,声称他们印对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大量引入外来人口而不满,所以采取行动制造了此次袭击。
印方警方并没有理会该组织的声明,而是认为这是由巴方政府控制的武装组织所为,并且发布了一份通缉令,其中两名为巴基斯坦公民。
印度这先声夺人的做法,引发了巴基斯坦官方不满,两国一边在边境交火,一边打起了“口水仗”。
这一次印度似乎是打定主意要给巴基斯坦颜色瞧瞧,4月23日火速出台了一系列反制巴方的措施,让巴基斯坦上下都大为光火。
二、印巴两方的态度
要说印度的反制措施,那可以用一套组合拳来形容,直接扼住了巴基斯坦的命脉,让局势变得严峻起来。
根据《央视新闻》在4月24日的报道称,23日印方宣布要关闭印巴所有口岸,驱逐在印的巴方武官,以及停止水资源共享等等一系列强硬措施。
其中对于巴基斯坦最为重要的,就是水资源共享这一条,要知道处于下游的他们,对于印度河的水资源十分依赖。
巴基斯坦的农业占全国生产总值的25%,他们的电力也主要是水力发电,上游的水资源对他们来说十分重要。
如今正是农业用水灌溉的季节,印度如果真要截断河流系统的水资源,那么将对巴基斯坦的经济带来重大影响。
“该措施将会持续到巴方彻底放弃支持恐怖主义组织为止……”
印度发言人在宣布此措施时,着重指责巴基斯坦支持这些造成地区冲突的恐怖武装组织,这对于巴基斯坦来说无异于当头一棒。
对于印度政府的指责,巴基斯坦也不甘示弱的表示,如果印度真的这么做,那么他们将以牙还牙反制回去。
巴基斯坦国防部早在袭击发生后的第二天就发了声明,表示这起袭击事件和他们没有任何关系,是印控克什米尔地区自己内部的本土矛盾引发的。
“如果印方坚持认为是我们所为,那就要拿出我们支持恐怖武装组织的证据!”
巴基斯坦副总理兼外长达尔在新闻发布会上说道,并且他强调边境部队已经做好了准备,随时应对任何突发情况。
根据4月25日英国天空新闻台报道,巴基斯坦防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本次事件已经上升到不可控的局势,很有可能会让印巴两国爆发一场全面战争的发生。
对于印方发表的指责,他不但统统予以否认,更是暗示这次袭击就是印度“自导自演”,想要以此挑起争端。
他毫不客气的在采访时说道:“我们对于印方的所有行动都会审慎应对,但如果发生全面进攻,那么战争将一触即发。”
“作为两个‘拥核国’,发生这样的冲突,甚至还有局势升级的风险,这样的对抗是所有渴望和平的国家以及人民都不愿意看到的。”
这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将其中最为关键的问题点了出来。
与此同时联合国秘书长的发言人也在前一天表达了同样的担忧,呼吁他们保持克制,不要再让局势恶化升级。
对于此袭击美国最先跳了出来,特朗普表示全力支持莫迪政府,美国将会坚定的和印度站在一起。
更有意思的是,此事件发生在美方副总统访问印度之时,这场4月21日至25日的四天访问是各国关注的焦点。
万斯此行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印度加入美国的战略部署之中,筹码是印方最为关注的关税等贸易问题。
此前就有消息爆出,印方已经准备采购美国的一系列军事武器,并且深化两国的防务合作。
可见特朗普政府的态度很明确,他就是想要联印遏中,想让印度这颗棋子能快速发挥作用,一起集中精力对付我们。
不论美方政府打着什么坏主意,如今他们多少也有点力不从心。
毕竟俄乌冲突的和解问题还没处理完,要想真插手印巴冲突,他们不但要瞧印度莫迪的脸色行事,也要好好掂量掂量自己的实力。
对于中国的态度,印方似乎比之前更加清醒了一些,在此事之前,印度还邀请了包括中国驻印度大使在内的外交官,将“丑话”都说在了前头。
三、我们的立场
作为印度和巴基斯坦最重要的邻国,他们两方之间如果爆发大规模的冲突,对于我们来说并不是好事。
其实在两方交火之前,印度外交部召集包括我们在内的多个国家大使官员参加新闻发布会,将巴基斯坦政府的“恶行”公布出来,此举就是要给巴方政府施加国际舆论压力。
巴方防长对此也做出了回应,声称会照会所有友好国家使馆,将具体情况进行通报,避免印度空口白牙“甩黑锅”。
对此我们外交部发言人于4月23日记者会上明确表示,我们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丢与此袭击事件予以强烈谴责。
这可以说是我们一贯的对印巴关系的态度,我们一直强调克什米尔地区的问题需要按照《联合国宪章》为基准,两方协定和平处理。
在印度眼中,中国和巴基斯坦传统友谊关系犹如一根刺,这些年来一直扎的他们坐立难安。
此前不断推进的“中巴经济走廊”大大促进巴基斯坦经济发展,中方出售了例如歼-35战机等一系列军武,更让印度心里难安。
印度一直对我们所说的“不选边站”策略表示怀疑,担心我们会突然介入他们的军事冲突之中。
但他们的想法只能说是杞人忧天,我们一贯的对外策略就是不干涉他国内政事务,就算这冲突发生在我们邻国,我们也不会贸然干涉。
去年10月16日新华社发表了中巴联合声明,其中就提到了对恐怖主义“零容忍”,同时重申共同捍卫南亚和平稳定,对于克什米尔问题要用和平磋商的方式解决,反对任何单边行动。
我们一向贯彻的是“已发展促和平稳定”的策略,对于南亚地区我们推行“一带一路”,目的就是希望能携手共同发展,经济发展起来了,国内局势才能保持长久稳定。
如今克什米尔地区硝烟再起,我们能做的就是通过外交斡旋以及区域合作战略,来推动南亚和平局势,让冲突造成的影响缩小到最小化,不会爆发更严重的后果。
军事冲突不会化解地区矛盾,反而只会让当事国彼此的关系更加紧张。
既然印度自诩南亚大国,那必须要保持大国战略定力,维护其周边以及南亚大陆的稳定局势才是正解。
结语
这样因一起袭击事件引发的混乱局势,如今让印巴双方都陷入了混乱之中,莫迪政府的强硬态度,预示着这个事件并不会轻易平息。
而两个拥核国的冲突,让所有国家都不由提心吊胆。
对此我们的态度一贯明确,和平磋商是最佳也是最彻底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
我们反对一切单边的军事行动,希望印巴两国能尽快回到谈判桌前,不要让局势变得更加危险,共同维护亚洲的和平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