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埇桥区西关街道环宇社区党委委员、团支部书记,宿州市埇桥区青年志愿者协会会长 王娣

带领的民族同心中队获全国“红领巾中队”称号

“老师,你能帮我拍给我妈妈看吗?”小雨(化名)悄悄把剪纸课上的“全家福”塞到我手里时,那双带着期盼的眼睛让我心头一热。这个父母在外打工的腼腆女孩在社区剪纸课上第一次主动展示作品。这样的瞬间,正是我在宿州市埇桥区西关街道环宇社区拓荒青少年工作的意义。

三年前我刚接手环宇社区团支部时,面临的是“一张白纸”:没场地、没队伍、没资源。畏难情绪涌上心头,但转念一想,没阵地就自己造,没资源就去找,年轻人嘛,不就是要敢想敢干?年轻人最不怕的就是从零开始。我和同事跑遍辖区所有学校,蹲点守候培训机构负责人。记得在陶艺工作室门口硬等了两个小时,终于打动工作室负责人派艺术系学生来社区授课。这场“持久战”打出了“校社联盟”的雏形,如今已有200多名大学生志愿者加入我们的“青春网格”。

我们精心设计“一月一主题”活动,把思政课变成“云端探险”,让非遗传承化作漆扇DIY......这些既有趣又有营养的活动被“学习强国”刊发,家长们的朋友圈转发更创下“10万+”阅读量。2021年我担任宿州市埇桥区青年志愿者协会会长后,联合返乡大学生打造“七彩阳光公益学堂”,71名师范生带来红色教育、心理健康等六大领域课程。4年来500余场活动,2.8万人次参与,1000小时志愿服务闭环,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个像小雨这样的成长故事。

现在的环宇社区,青少年服务已成亮丽风景线:“职业体验官”穿上建筑工装,戴上消防头盔;“小区管理员”戴着红领巾检查垃圾分类;“种书计划”活动让书香在楼道流淌......从空白到“10万+”,我们用创新把社区变成成长的沃土,让“志愿红”成为城市文明的流动坐标。


王娣(左一)在环宇社区开展“非遗剪纸”青少年活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