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离开大山是每个山里孩子心中最大的梦想。

她是从张桂梅老师创办的华坪女高中走出去的。

张桂梅老师也常常说,飞出去了就不要再回头。

可她偏偏是个“例外”,从师范大学毕业后,

不仅考上了正式编制,最后还毅然决然回到了山区母校。



艰难起点:贫困与破碎的家庭

周云丽出生在云南华坪县的一个极度贫困家庭,家里穷得连饭都吃不上,甚至连小偷进她家都觉得无利可图而感到“倒霉”。



更糟糕的是,周云丽还没记事的时候母亲就离开了人世,父亲患有小儿麻痹症,奶奶年迈体弱多病,这对周云丽来说简直就是“噩梦开局”。



全家的生活全靠行动不便的父亲打零工和种地勉强支撑。

但父亲和奶奶干不了重活,一些体力活只能落在她和姐姐两个女孩子身上。除此之外,她和姐姐还要照顾家人,做饭、做家务对她来说早就习以为常。



然而,命运似乎并没有打算放过这个已经摇摇欲坠的小家和周云丽。



6岁那年,她患了一场持续高烧,进而导致右眼严重角膜炎,家里没有钱治疗,父亲只能四处借钱给她治病。

但由于耽搁太久,周云丽最终永远失去了右眼的光明。

这样的家庭状况让她下定决心要努力奋斗,赚大钱来改变自己和家人的命运。



唯一的出路就是好好学习,逃离这座大山。

她紧紧攥着父亲四处筹来的学费,把这份不甘和“屈辱”化为学习的动力,用一次次优异的成绩回馈父亲,也让这个家重新燃起希望。



可是,供两个孩子上学对这个家庭来说实在太难了。家里已经没有足够的资金让姐妹俩同时继续学业。

看着家里如此窘迫,姐姐觉得自己长大了该承担些责任,想把机会留给妹妹,自己外出打工给妹妹挣学费。

但周云丽不愿让成绩比自己优秀的姐姐就此放弃,选谁不选谁对她们来说都无比痛苦。



就在这个时候,事情出现了转机,一所免学费的华坪女高成立了,这给她们一家带来了曙光。

那天,父亲带着两个女儿冒雨赶路,走了整整7个小时泥泞的道路才来到张桂梅面前。



张桂梅老师了解情况后,又直接免去了姐妹俩唯一的生活费,并语重心长地教导两人,女孩要有志向,要冲出大山,走得越远越好,千万别回头。



周云丽就这样成为了华坪女高的第一届学生,并将张桂梅老师的话牢记于心。

可没想到的是,后来她却“食言”了。



舍弃铁饭碗,回归母校的背后

进入女高之后,她格外刻苦。

除了遵循张桂梅老师早晨5点起床、晚上熄灯前背书的严格要求外,她还将吃饭洗衣服等琐碎时间压缩到极致,腾出更多时间用来学习。

三年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



周云丽收到了云南师范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终于成功飞出了大山。

在大学期间她也没有放松,始终铭记张桂梅老师的教诲,最终在毕业之后考上了宁蒗县城一所中学的数学教师岗位。



有了稳定的工作和收入,她终于实现了当初想要赚钱的梦想,也兑现了对张桂梅老师飞出大山的承诺。

然而一则消息传来,她又做出了一个让家人和张桂梅老师都不理解的选择。



一次聊天中,她从同学口中得知女高急需一名数学教师。



这句话触动了她的内心,当同学又提到张桂梅老师身体欠佳时,她立刻收拾行李回到了女高。



当张桂梅老师看到前来应聘的竟然是她时,愣了一下,随后带着责备的语气心疼地说,不是跟你们说过吗,飞出去了就别回来,别老惦记着原来的地方。



周云丽顾不上听张桂梅老师的“埋怨”,而是仔细端详眼前这位瘦弱的中年妇女,目光停留在她那贴满膏药的粗糙双手上。



接着,一行清泪顺着周云丽的脸颊滑落,她心疼地抱住了张桂梅老师,并恳求对方允许自己回校任教。

此时对她而言,心中的理想早已不再是单纯地赚钱了,她想和张桂梅老师一起,守护和托举起每一个想要冲出大山的梦想。



虽然代课教师的薪资远远不及正式编制教师,但她毫无怨言。

回想当年刚进入女高的时候,学校没有操场、厕所和食堂,条件极其艰苦,但只要能读书对她来说就已经很满足了。



再回到母校时,女高已经有了宽敞的操场和整洁明亮的食堂,学校越来越好,只是恩师的时间和健康好像被耗尽了。



她想报答恩情,方式就是替恩师分担肩上的重任。



每天她都会五点起床叫醒学生,在夜里熄灯前督促学生们读书,也会不断重复那句关于飞出大山不再回头的话语,仿佛在这里她变成了另一个“张桂梅”。

为了更好地教导学生,她在每天授课之余,都会在办公室认真备课刷题,曾经连续一周都没离开过学校的校门。



就这样,她的班级连续两年在全县排名稳居第一,她也成为了女高的正式教师,成为众多学生口中的“周妈妈”。



为了支持学校建设,她把自己入职后的第一个月工资全都捐给了学校,之后每个月都会捐出一部分,尽管金额可能不大,但这无疑是一份重要的贡献。

如今的她,已经和母校风雨同舟了十个年头,已经成为女高的骨干教师和“数学王牌教师”。

在她的教导下,很多学生考入了重点大学,她和自己的恩师张桂梅一样,把一个个贫困女孩送出了大山。

周云丽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这句话,将恩师的教育理念付诸实践并传承下去。



现在她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希望能够有更多的教育资源向山区倾斜。



“只要学校需要,我就会一直坚守在这里,让更多山区的孩子看到大山之外的光芒。”周云丽如是说。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