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临近,机票价格像一场大型心理博弈,精打细算的打工人每晚刷着手机,期待价格跳水,却陷入越等越贵的怪圈。有人睡前刷一遍票价,醒来发现又涨了;有人笃定“五一前一定会降”,结果等来的不是跳水,而是跳涨。这场等待,成了打工人们共同的焦虑。
社交媒体上,“机票怎么还不跳水?”成了热搜评论区的统一口号。深圳飞成都的票价坚挺在全价,网友自嘲:“这不是等跳水,这是在等航司反杀。”更有人总结:“航司精准避开五一,这哪是跳水,这是滑水——往后滑。”小红书评论区成了“等等党”的最后阵地,他们像猎人盯着猎物,祈祷票价能降,却只迎来一次次失望。
今年五一,便宜机票为何如此难等?首先,过去几年的“跳水价”是航司无奈之举,如今市场逻辑已变。中航协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民航客运量创新高,但每公里收益却下降12.5%,经济舱平均票价同比下滑超10%。五一成了航司回血的关键节点,一位航司朋友直言:“现在宁可空一点,也要提价。”
其次,机票定价已进入算法时代。你以为的“打折机票”,只是被算法允许的“库存清理”。航司领导一语道破:“票可以卖得慢,但不能卖得亏。”政策层面也在收紧,监管要求机票价格不得低于一定底线,民航市场正从“拼价格”转向“控收益”。
更现实的是,航司自身也面临困境。空客A320Neo系列的普惠发动机故障检修,导致大量飞机“趴窝”。国航停飞32架,川航停飞34架,青岛航停飞比例高达34.21%。机少人多,供需关系调整,价格自然高居不下。
尽管打工人们在社交媒体上痛骂“机票杀熟”,但数据显示,今年五一机票卖得不错。国内航线机票预订量超333万张,同比增长36%。这场博弈中,航司似乎占据了上风。而那些仍在等待“跳水”的打工人,注定要在节前几天继续纠结。
五一机票价格像极了一个高冷的前任,你越纠结,它越淡定。这场航司与消费者之间的博弈,最终以打工人的绝望收场。或许,明年五一,他们会学乖:要么早买,要么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