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这些年来,很多人为了追求刺激,可谓是研究了一项又一项的极限挑战,其中就包含着“炫锅”。
4月24日,山西蒲县一炫锅现场,一辆黑色的越野车正在大锅内上演一番速度与激情,但是因操作失误,不幸将一名正在锅边加水的工作人员撞倒,不治身亡。
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炫锅又是什么?
事故现场
“炫锅”,这名字可能听着挺好玩,但实际上却暗藏危险,这其实就是人工挖出的深坑,看起来像个大铁锅,然后在里面注满水,加上洗洁精和泡沫,让地面变得非常滑。
这时候越野车在里面快速转圈,漂移,溅起大量泡沫,场面看起来刺激,围观的人也跟着起哄叫好,但这种人为制造的这种湿滑环境,大大增加了车辆失控的概率。
在事发时,一辆改装越野车正在场地内进行“刷锅”漂移表演,主要就是利用离心力紧贴坑壁行驶,形成视觉冲击力极强的“贴地飞行”效果,而且在山西这个场地,也成为了很多越野爱好者挑战极限的热门打卡点。
根据现场视频显示,涉事车辆在漂移过程中突然偏离既定轨迹,车尾剧烈摆动,车身横向甩出深坑边缘,以极快速度冲向仅数米外的围观人群。
一名黑衣男子反应迅速,成功躲避了撞击,但浅色衣服的男子当时正埋头工作,没能及时发现危险,被越野车撞飞数米,当场倒地失去意识,尽管现场人员紧急拨打急救电话,但伤者送医后仍因颅脑损伤及内脏破裂抢救无效死亡。
而且根据事后调查发现,遇难者是“炫锅”项目组织者的哥哥,更是根据知情者的透露,该司机并非职业车手,而是业余越野爱好者,事发前曾在社交媒体发布“挑战极限漂移角度”的预告视频。
现场画面显示,车辆在失控前已完成多圈高难度漂移,最后一次入弯时车速明显高于常规,导致离心力突破轮胎抓地极限。
更引发争议的是急救环节的异常情况,据蒲县医疗部门工作人员透露,事发后救护车曾紧急出动,却在半途被“对方取消呼叫”,最终由现场其他车辆将伤者送医。
行业乱象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类似“野生”越野场地在全国多地涌现,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的“尼三锅”曾发生车辆飞坠500米深坑致3死1伤,而重庆某废弃矿坑改造的“地狱坡”因未设置缓冲带导致多起翻车事故。
这些场地多以“未开发”“原生态”为卖点,通过短视频平台的惊险画面吸引流量,却普遍存在管理缺失,而且更多场地都未经正规审批,经营者经常以“爱好者自发组织”为由规避监管。
而且在观众区并没有设置专业的无防撞设施,更是急救设备匮乏,甚至依赖参与者“自担风险”协议,有些为了提高表演效果,车辆常常违规拆除安全气囊、加固防滚架,但制动系统未同步升级。
尤其是对于山西“炫锅”事故而言,他们把赚钱放在首位,而忽视了最基本的安全问题,根据负责人的描述,每天至少有50辆车来挑战,而且门票收入就超过了万元。
但这种为了博人眼球、增加点击量,全然不顾安全问题,违法开设“黑场地”赚钱,更离谱的是,他连最基础的场地保险都没买,万一出事,根本没有保障。
官方介入
不过在事故次日,蒲县应急管理局联合公安、交通等部门成立专项调查组,重点核查场地经营资质、安全管理制度、车辆合规性及驾驶员资质。
根据初步调查显示,该场地未取得《高危性体育项目经营许可证》,安全员配备数量不足,且未投保公众责任险,此外,涉事车辆涉嫌非法改装发动机与悬挂系统,驾驶员亦无专业赛事执照。
而且根据国家体育总局相关人士表示,拟将越野表演场地纳入特种行业管理,强制要求设置物理隔离带、配备急救团队,并对参与车辆实施年检制,部分省份已试点“黑名单”制度,违规场地将被禁止通过短视频平台引流。
不过当这件事情发生后,支持者就认为:“极限运动必然伴随风险,参与者应自我负责”,反对者则抨击:“当围观者成为人肉护墙,刺激便成了谋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