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美军杜鲁门号航母,一架F/A- 18E“超级大黄蜂”意外坠海,一名水手受轻伤。事情起因是,当地时间4月28日,正在执行对胡塞武装打击任务的杜鲁门号航母,突然收到袭击预警后,舰体开始大动作规避。而这架坠海的F/A- 18E“超级大黄蜂”当时正在机库进行拖曳作业,可能是在升降机上准备上升到甲板的过程中。由于舰体机动动作过于猛烈,这架舰载机最终失控坠海。

说句实话,能把航母逼到做出大机动规避,这次胡塞武装的导弹距离很近了,要知道,航母是编队和核心,外围有多艘驱逐舰构建的严密防空网络,还有预警机、舰载机机动拦截。这样来看护航编队的拦截失败了,至少是部分拦截失败。一个“拖鞋军”能把美军打成这样,实在令人大跌眼镜,这就好像一个街边的“乞丐”把全副武装的“将军”斩下马来。



美国海军在红海的困境折射出深层次的结构性危机。美军用于拦截的标准6导弹单枚造价高达430万美元,而胡塞武装使用的自杀式无人机成本仅2000美元,

而胡塞武装使用的自杀式无人机成本仅2000美元,这种1:2150的效费比悬殊,让美军十分头大,打一发赔一发,而且面对胡塞武装有层次的“饱和式打击”,美航母编队的拦截网络一直处于高度紧绷的状态。去年12月护航编队的"友军误击",凸显了美军“草木皆兵”的现实。琴弦绷得太紧,总有一天会断掉,现在美军在红海就是这种情况,这也不难理解为啥能出现F/A- 18E“超级大黄蜂”意外坠海的低级错误了。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多,首先,美国造船业已陷入"双链断裂"困局:商用造船全球占比仅0.1%,军用造船被迫独立支撑全产业链。建造中的"星座"号护卫舰预算超支46%,工期延长至9年,关键设备仍需从意大利进口。对比中国同时铺开8艘055型驱逐舰的建造速度,美国海军2023年下水盾舰数量仅为中国的五分之一,舰艇退役速度远超补充能力。就胡塞武装袭击这事来说,如果美国造舰能力还在,完全可以使用更多驱逐舰去完善航母的防空网络,不至于沦落到这种局面。

另外,美军对胡塞武装的军事行动,完全就是掉进了陷阱!胡塞武装采用的"蜂群战术"彻底暴露美军防御体系短板。单艘伯克级驱逐舰标准导弹配置仅95枚,而胡塞单日可发动20波次无人机攻击。美军被迫用250万美元的"标准-2"甚至430万的标准6导弹拦截2000美元的无人机,2023年10月以来已消耗500枚防空导弹,超过过去30年总和。这种消耗战直接拖垮了美舰队。



说了美军为什么不行,现在要来看看胡塞武装为什么行!这些穿着拖鞋打天下的“地方武装”到底有啥窍门?其实,技术越落后的国家,对技术就更加渴望,甚至运用起来更加激进,更加有创意。胡塞武装已构建起"三位一体"打击体系:射程2000公里的"巴勒斯坦-2"高超音速导弹、航程1600公里的"见证者-136"无人机,甚至无人艇、无人潜航器。其反向工程能力尤为突出,通过拆解缴获装备成功仿制出"曼德"反舰导弹和"萨马德-3"巡飞弹,月产无人机突破200架。虽然这些装备在咱们看来,和土枪土炮没啥区别,但是技术有限的胡塞武装,却把这些“破烂”用到了极致。

另外,也门这个国家基本是山区,胡塞武装依托萨那山区的蜂窝状坑道网络,实现指挥中枢、兵工厂与补给线的全域分散。在作战上,胡塞武装更是将游击战发挥到了极致,大部队化整为零实施游击袭扰,特别是导弹、无人机这些,同样进行分散部署进行发射,甚至没有固定的阵地。这种"去中心化+模块化"组织形态,完美规避了美军的斩首打击。美军扔了上百吨炸弹,只能炸到山地,即便是一个发射阵地被毁,其他部队仍可以迅速补上空位。

美军沦落到这一步,其实有迹可循,早在21世纪初,美海军就开始“自废武功”,可能是对自己的军事实力太过自信,或者是对手太拉胯。美海军,花费巨大财富去维持庞大远洋编队不划算,于是将资源过度倾斜于濒海战斗舰等低端平台,大批驱逐舰、巡洋舰退役,还在服役的也是一些老旧货。2006-2016年,美国未下水任何新型驱逐舰,但随着局势发展,美军搞的那些濒海战斗舰被证明只是样子货,没办法应对战争。

可发现的时候为时已晚,削减海军造舰数量,带来的副作用已经发作,曾经负责建造驱逐舰、巡洋舰的船厂大量倒闭,军用造船厂从1945年的28家萎缩至2家,大量技术工人失业,技术传承彻底断档。对比中国50万船舶专业毕业生的人才储备,美国海军2024年面临30%的焊接工程师缺口,这直接导致"福特"号航母电磁弹射器故障率超标400%。



另外就是造舰成本失控问题,美国以前船厂多,产业链完整,再加上规模响应,美军舰的造价相对低廉,但到了现在,产业链断了,造舰规模逐年缩水,导致美军单艘军舰造价飙升。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项目耗费230亿美元却仅服役3艘,这种"过度设计-天价采购-性能阉割"的恶性循环,使美军陷入"造不起、用不起、修不起"的怪圈。

这一切综合到一起,就造成了美海军现在的窘迫,虽然仍保有11艘航母和54艘核潜艇的纸面优势,但实际战力已大打折扣。模拟推演显示,在西太平洋高烈度冲突中,美军航母生存周期不超过72小时。其真正的威慑力更多存在于全球存在带来的政治效应,而非实战能力。

对于中国而言,美军的教训必须吸取,虽然中国这几年取得了很大成就,特别是造船业,2023年完工量4232万吨,占全球50%,并且这一数据还在继续攀升。中国已经形成军民融合的良性循环。但未来必须警惕避免陷入"大舰竞赛"的成本陷阱,盲目建造大船巨舰,最终导致资源过度倾斜,另外要做到技术自主可控,其次小步快跑,加速军舰性能迭代,坚持技术路线不动摇,不要学美军搞着搞着,觉得自己无敌了,把自己的优势搞没了。

总结一下,红海硝烟中的美军窘境,恰似帝国斜阳的投影。当"杜鲁门"号甲板上的锈迹与胡塞武装导弹的尾焰交相辉映,历史正在书写新的海权篇章。中国海军崛起的真正启示,不在于舰艇数量的超越,而在于走出了一条不同于殖民海权的发展道路——以工业实力为根基,以技术创新为引擎,以和平发展为内核。这个过程中,我们既要从对手的挫折中汲取教训,更需保持战略定力,在惊涛骇浪中打造处于中国的深蓝航迹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