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芳菲,万物竞发。把目光瞄向广州北部花都,这里处处涌动着项目建设的澎湃动能。4月28日上午,记者在狮岭镇新庄村村镇工业集聚区看到,数个工地塔吊林立,各种挖机、运土车正紧张有序地忙碌着……热闹非凡。“这是广东省首宗采用低效用地政策批复的项目,同时也是广州市村镇工业集聚区改造‘试点项目’。标志着花都区在破解‘低成本高密度’发展困境、推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上迈出关键一步。”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花都区分局局长李文伟表示。


为什么要推动村镇工业集聚区升级改造?这与其模式低效、招商低端、收益低下的历史发展困境密不可分。全区521个村镇工业集聚区,具备合法用地手续的用地面积占比仅为15%;招商层次整体偏低且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整体地均产值仅为全区平均水平的37%;受传统开发模式和运营理念的影响,村集体收益普遍偏低……通过低效用地升级改造,让“寸土”再生“寸金”,对于花都来说,迫在眉睫。


“作为广州市的制造业大区,花都是实体经济的主战场,未来广州27%的产业用地空间就在花都区。”花都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可以说,广州发展的空间未来,就在花都。翻开如今的花都地图,加班加点的建设场景宛如星星之火:广塘村村镇工业集聚区改造项目、岐山村村镇工业集聚区改造项目、薪象科创中心改造项目、茶塘工业园(西片区)改造项目、新庄村村镇工业集聚区改造项目……让沉睡的土地“活”起来,为广州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土地要素支撑,已成为花都举全区之力推进的重中之重。

◆政府搭平台:敢为人先创新发展

寸土寸金关乎国计,一垄一亩承载民生。当前,花都村镇工业集聚区数量全市第一、用地面积全市第三,村镇工业集聚区改造工作意义重大。自2024年4月起,花都就成立村镇工业集聚区升级改造指挥部,按照“政府引导、规划先行、政策支撑、民企主体”的思路,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开展低效用地再开发工作。


村镇工业集聚区改造点多面广、政策性强,需要完善的政策体系作为支撑。花都利用广州成为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城市的机遇,在全市率先构建首个区级村镇工业集聚区更新改造“1+N”政策体系,从空间规划、土地整备、财税金融、园区建设、支持保障等方面为工改项目提供政策保障。

为了让社会企业“零距离”了解全区产业空间总体谋划、工改政策红利,以及近期重点推进项目概况,2024年5月,花都召开全市内首个低效用地再开发(村镇工业集聚区升级改造)动员部署暨招商推介会,搭建起“政-村-企”三方沟通与合作平台,在政府部门穿针引线下,相关村社与企业签订合作意向书,通过深化合作细节、加强沟通协作共同推动项目顺利落地、实现合作共赢发展。

“产业区哪里投资,翻一翻手册全都知道!”对于全区重点推进村镇工业集聚区改造项目,花都精心编制了《花都区村镇工业集聚区升级改造系列招商手册》,形成招商地图“一图一表”,结合项目区位和空间特征明确项目适配的招商方向,形成主导产业明确、空间连片集聚、协同互补支撑的产业园布局“新蓝图”。


更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10月,花都还争取市级层面为花都区量身定制出台全市首个面向单一行政区的低效用地再开发政策文件——《支持花都区以村镇工业集聚区改造为抓手推进低效用地再开发的实施意见(试行)》。“在沿用市级试点项目土地规划支持政策的基础上,从花都区实际情况出发,提出包括简化试点遴选程序、降低试点面积要求、放宽分割登记条件等激励措施,为花都区村镇工业集聚区升级改造项目顺利落地实施注入强劲动力。”李文伟表示。

◆企业当主角:排忧解难拿地开工

政策好不好,企业说了算。看着眼前沙盘那一栋栋靓丽的办公大厦以及室外人声鼎沸的建设场景,新庄村村镇工业集聚区耀晖科技产业园项目负责人苏永建感叹道:“作为一家扎根花都的企业,我们一直看好花都的营商环境和发展前景。但是在企业快速发展过程中,周边都是以前‘粗放发展’模式下建立的老厂房,根本不能满足现代化产品加工的需要。如果我们直接以产业园建设立项申报用地,程序过于繁琐费用过高,一时间让所有人都犯起了愁。”


然而,花都村镇工业集聚区改造让耀晖科技迎来新的转机。2024年9月,广州村镇工业集聚区更新改造2024年试点项目清单出炉,花都区新庄村村镇工业集聚区榜上有名。经过村集体自行土地整备交储,让耀晖科技省去清租、村园改造等多种困扰,成功拍下一期用地,并马不停蹄进入动工建设中去。

“该项目从开始立项到清出土地,仅仅用时10个月,速度堪称全市之最。预计在9月底即可实现建筑封顶,并于明年3月份正式投产。由于看中园区的良好前景,我们上下游产业链多家企业选择同时进驻。项目投产之后,我们预计完成的税收额度是之前的5倍以上。”苏永建表示。

未来独角兽——蓝海机器人、万洋科技城、亚伊、胜宏、菲尔、韩科…………类似的场景也在秀全街岐山村村镇工业集聚区更新改造项目里上演。秀全街探索推出“开发留用地+定制化厂房”创新模式,围绕新能源汽车、储能、液氮、电子信息等重点产业集群加快项目招引,进一步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打造高端产业集聚“新高地”。其中,光万洋科技城一期已经完成招商超45家企业,预计创造年税收7000万元。


“在以前,我们公司不得不租赁多个园区分散运营,极大限制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该项目临时党支部助力我们实现‘拿地即开工’后,公司未来不仅仅能够实现自身‘管理集中化、生产智能化、服务人性化’的蜕变,更通过汽车城的产业集聚效应,带动周边产业升级。”菲尔汽车零配件有限公司副总裁舒磊表示。

广塘村村镇工业集聚区改造项目聚焦人工智能、花都时尚智造产业港改造项目重点发展都市时尚消费、大㘵村村镇工业集聚区改造项目瞄准新能源汽车与装备制造……每个村镇工业园的招商和改造都是按照“一园一策”模式,联动周边龙头园区优势产业,最终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发展态势。

◆村民享利好:环境美了“钱袋”鼓了

“一直以来广塘村村园只有一层破旧厂房,道路坑洼不平在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地面污水横流,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每每提及,该村村民都不由得摇了摇头。这也是花都村镇工业园改造前普遍存在的现状:工厂和住宅混在一起,建设东一块西一块没章法;老房子年久失修电线乱拉、消防通道被占等安全隐患突出;垃圾乱扔污水横流,环境脏乱差问题明显……这些不仅影响了村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景观,更是制约着村镇的和谐协调发展,村民要求改造的意愿非常强烈。


“针对村民反映的种种环境问题,在村镇工业园改造过程中,我们将以高端高质临空经济为方向,在完善周边道路、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提升地区城市环境品质和公共服务设施水平的同时,并引入时尚研创、高端消费、特色餐饮、总部办公等产业服务配套,将‘低效工业园区’转变为集制造、研发、消费、办公于一体的‘科创智造园区’。届时,每一个在园区工作生活的人都会感到舒心放心。”新雅街相关负责人表示。

除了环境越变越美,改造前后分红收入的强烈对比也让每一个村民兴奋不已。就拿新庄村来说,该村党支部书记邱雪文表示:“过去村里以土地形式进行招商出租,年租金收入约46万元,等整个项目改造后,租金收入将超过900万元,整整翻了四番多。”


“诚然,项目在推进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的困难。从清租谈判、规划方案的反复研讨、土地收储、用地报批等,每一步都充满挑战,但我们依靠‘区级村园改造指挥部党委+项目联合党支部+党员攻坚小组’架构,让村民看到改造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最终促使项目顺利推进。”邱雪文说道。

伴随着改造的持续进行,一大批工作岗位也纷至沓来,让村民得以在“家门口”就业。光新庄村村镇工业集聚区一处,建成后预计增加3000多个就业岗位。伴随着企业的不断进驻人气的不断增加,周边租房、餐饮、购物等消费的需求也将随之增长,让区域内的烟火气更足,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


政府搭平台、民企当主角、村民享利好……花都通过推动村镇工业园升级改造,向土地要效益,向存量要空间,为新型城镇集体经济发展探索出一条全新发展路径。预计到2035年,花都将完成43个村镇工业集聚区升级,盘活低效用地7.11平方公里,提供产业建筑面积约1500万平方米。预计达产后产值增加58亿元,税收增加15亿元。

来源:广州日报

编辑:黄柱

复核:王淼 吴敏娜

校对:贾愚 彭天阳

审核:邓必彦

内容推荐

“花都发布视频号”内容推荐

“花都两会”系列推荐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