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特朗普看我国一直不理他,又开始服软了。白宫放出话来,说在和我国的谈判中,不会采用强硬态度,而且要把对我国的145%的关税大幅降低。
对此,有些人认为我国应该“差不多就得”,“得饶人处且饶人”,趁这个机会跟美国缓和就算了。但是,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
对于美国和特朗普这种人,我们的态度只有一个,那就是“不可沽名学霸王”!
这个4个月马上就要过完了,一如多年前的政策一样,特朗普今年的关税政策也引起了全世界的风波。
只不过风波影响更多的不是其他国家,而是美国自身。尤其是我国坚定地反制措施,让本就有裂痕的美国出现了更大的混乱。
于是特朗普也坚持不住了,选择先向我国“低头”。面对美方的“求和”,我国又是否要接受,缓和双方的贸易?
美国沃尔玛货架上贴着“中国制造”标签的玩具库存仅剩三成,家得宝的仓库空置率突破50%。
白宫草坪外,艾奥瓦州的农民扛着“还我中国市场”的横幅,与举着“特朗普税滚出美国”标语的硅谷程序员同框抗议。
特朗普政府挑起对华贸易战,主要想让美国制造业重新强大起来,同时减少美国对中国的贸易亏空,并阻止中国发展过快。这种做法的深层原因是“美国优先”的想法,凡事都以美国为先,甚至想当世界霸主。
特朗普政府不太遵守国际规则,动不动就退出国际组织,把自己的利益看得比全球合作更重要,最终引发了这场贸易战。这些举动忽视了全球合作的重要性,加剧了国际紧张局势。
这场贸易战并非偶然发生,而是早有预谋的战略部署。即使在2017年,中美领导人多次会面,特朗普访华时还签了大单,看起来关系不错,但美国在那年8月就偷偷开始了对中国的“301调查”,这就像埋下了一颗贸易战的种子。
这说明,美国政府对中国的态度并不像表面上那么友好,而是暗藏着一套不同的标准。这种双重标准表明,之前的友好举动可能只是为了掩盖其真实意图。
2018年,美国不再掩饰,突然开始对来自中国的商品增加关税,这被看作是贸易战的开始。之后,中美双方进行了多次谈判,也曾达成一些协议,但美国政府经常改变主意,多次违背承诺,导致贸易战不断升级。
最初,美国只对价值5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征收25%的关税,后来范围扩大到2000亿美元,甚至5500亿美元,几乎覆盖了所有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
除了增加关税,美国还采取了其他措施,例如限制中国企业在美国的投资,严格控制向中国出口技术,以及将华为等中国高科技企业列入“实体清单”,试图通过技术封锁进行打压。
即使全球都在努力对抗新冠疫情的关键时刻,美国政府依然坚持其强硬作风,在香港、新疆和台湾等问题上加大对中国的压力,这明显干涉了中国的内部事务。孟晚舟事件是这段时期美国推行霸权主义的突出例子,它清楚地展示了美国为了打压中国企业而不惜使用任何手段的意图。
美国政府的行为表明,即使在需要国际合作的全球危机时期,它仍然将地缘政治利益置于优先位置。贸易战最终成了一场没有赢家的冒险,付出的代价非常大。
在美国,农业遭受重击,大豆卖不出去,许多农民面临破产,农业地区的经济损失惨重。制造业也受到波及,钢铁等原材料涨价,导致下游产业成本增加,利润变薄,许多企业不得不裁员或者关门。普通美国人也感受到物价上涨的压力,生活费用越来越高,生活质量下降。
在全球范围来看,贸易战打乱了全球贸易秩序,加剧了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对世界经济增长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美元一家独大的局面正面临挑战,许多国家都在寻找其他选择,加快摆脱对美元的依赖。贸易战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影响,例如沃尔玛里中国商品变少、波音公司因为缺少中国钛合金而不得不停止生产、加州鸡蛋价格飞涨、华尔街的交易员忙着抛售美国国债。
这些情况充分说明贸易战是多么的荒谬和具有破坏性。即使是像特斯拉这样在全球领先的科技公司,也无法完全摆脱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正如特斯拉CEO马斯克的担忧,他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程度表明了去美元化浪潮下,全球经济格局的改变。
面对美国政府不合理的打压和施压,中国表现得非常冷静和坚定。中国没有妥协退让,而是采取了强硬的反击,例如对美国商品增加相同的关税,并且限制部分美国公司在中国发展,以此保护自己的权益。
同时,中国也很有耐心,坚持走自己选择的道路,把主要精力放在发展经济上,努力提升科技水平,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此外,中国积极与其他国家合作,这些努力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得到了世界的关注和认可。
过去七年,中国发生了巨大变化。为了降低对美国市场的过度依赖,中国努力调整对外贸易策略,积极寻找新的合作伙伴,尤其加强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力求建立一个更加平衡和长久的国际贸易体系。
中国持续增加在科技领域的投入,重点攻克芯片、光刻机、人工智能、5G等关键技术。这些努力帮助中国逐渐摆脱对西方技术的依赖,掌握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
中国还在不断改进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换代,逐步建立起一个更加完整和强大的工业体系,进一步提升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巩固其“世界工厂”的地位。人民币走向世界的脚步更加稳健,数字人民币的运用,或将对美元的主导地位带来一定影响。
中国海军实力显著提升,有了更多更先进的装备,比如新型航母、驱逐舰、潜艇等,这些都陆续加入海军队伍。这些新装备的列装,为我们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提供了更加可靠的保障。这对于提升国防实力,维护国家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限制稀土出口,让一些美国军工企业感受到压力。中俄能源合作尝试摆脱美元,使用其他方式结算。中国企业在东南亚投资设厂的现象越来越多。
福建舰航母的下水,以及055型驱逐舰的大量服役,都显示出中国海军力量的提升。上海微电子在28纳米光刻机技术上取得突破,新疆可可托海矿区持续开采,也反映出中国在科技和资源领域的进展。
中石油使用数字人民币与沙特进行石油贸易结算,进一步体现了人民币的国际地位,这些都表明中国经济、科技、军事实力显著增强,已经不是过去那样容易被动挨打的国家,而是一个拥有完整工业体系,科技实力强大,并且有坚定战略部署的世界大国。
毛主席“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诗句,今天依然具有警醒意义。历史经验表明,对霸权主义妥协退让,只会让其更加嚣张,最终带来更大损失。
1985年广场协议就是一个教训。日本被迫签署不平等条约,经济发展停滞三十年。这个例子值得我们认真反思,避免重蹈覆辙。美国打压和限制中国,不只是为了钱,更重要的是想保住世界老大的位置,不让中国变得强大。
就像复旦大学张维为教授说的那样,美国现在“连表面功夫都不做了”,直接表明就是要阻止中国发展。他们的策略很明显。
美国提议降低关税,我们不能轻易相信。这可能只是表面上的好处,必须保持警惕,不能放松。特朗普政府之前的表现说明,他们的承诺不太可靠。我们需要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避免被迷惑。
素材来源
华夏经纬网丨回顾2018年中美第一次贸易战,特朗普“打了一个寂寞”
界面丨中美贸易为何而战?美国真正瞄准的是“中国制造2025”
观察者网丨“反制快狠准,中国2018年以来已经厉兵秣马”
光明网丨「关税观察」关税给美国带来的风暴,才刚刚开始
金融界丨特朗普第一任期,中美交锋全复盘
极目新闻丨白宫放风对华关税“大幅下降”,背后居心险恶当认清!
中国经济网丨2017中美经贸十大成就盘点 特朗普访华商业大单列榜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