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儿子养来有什么用。
2025年4月10日,央视播出的《法治深壹度》节目,报道了这样一起事件:
江苏南通一名80多岁的老人,在入住南通某养老院的第九天,竟跳楼身亡。
是养老院虐待老人?还是老人有什么想不开的事吗?
其实,都不是。
老人并不是想死之人,他只是想出去找自己那个没名堂的儿子。
当时老人是想直接走出养老院的,但是养老院一楼大门上了锁。老人这才从二楼跳到遮雨棚上,发生了意外。
老人之所以这么迫切地想要出去找儿子,是因为老人儿子在把老人送到养老院的第二天;
就将老人名下唯一的房产以2万元低价过户到了自己名下。
这以后,老人儿子还故意躲着不见老人。
老人在养老院里闹情绪,养老院也多次催促老人儿子前来探视老人,但儿子就是不来。
然而当老人在养老院跳楼身亡后,老人儿子又光速般出现,他出来是找养老院要赔付款来了。
老人儿子的这一举动,被称之为“一父两吃”,吃了老人的房产,还想吃赔付款。
不得不说,这样的儿子还真是挨雷劈的对象。
如果我们深入思考一下,就会发现,央视《法治深壹度》报道的这起事件,其实揭开了养儿防老的残忍真相:
养儿防老是愿望,养儿不啃老就算不错,就怕养出来的儿子像秃鹫,啃得父母尸骨无存。
养儿防老成为愿望的原因
“养儿防老”是很多父母的想法,但是有多少父母是真的实现了养儿防老的。
家里儿子多的,在父母年老时,还会出现互相推卸赡养父母的义务,这就是“养儿防老”成为愿望的原因之一。
这类例子,我们见得还少吗?
早先,我曾在搜狐新闻网上看到过一个“七旬老人被3个儿子遗弃”的故事。
一位名叫何桂远的78岁老人,有一个女儿、四个儿子,其中女儿和大儿子是养女、养子。
何桂远身体很不好,不仅身患老年痴呆,还有高血压型心脏病。
养女和养子,明确表示不照顾何桂远。养女和养子也就不说了。
但是,他的3个儿子也互相推卸照顾父亲的义务,致使何桂远被3个儿子遗弃长达5个月时间。
养这么多儿子,到最后一个都靠不住,这对老人而言,“养儿防老”该不是莫大的讽刺。
养一个儿子的,也别指望他能养老。
因为,他会说,“爸妈,我自己的这个家,都顾不过来,怎么照顾你们啊!”
所以,“养儿防老”也许只是老人一厢情愿的愿望。
“养儿防老”如同“银行贷款”
仔细想想,我们会发现“养儿防老”就跟“银行贷款”一样。
银行喜欢把钱贷给哪些人?是不是喜欢贷给“不缺钱”的人?
因为,银行知道“不缺钱”的人,才有能力还款。问题是,“不缺钱”的人,干嘛找银行贷款。
同样的,那些不需要通过儿子来防老的老人,儿子反而天天围着转。
为什么?
只因这样的老人,大概率家底丰厚,儿子想要继承父业。
然而,那些真正需要“养儿防老”的老人,却因为是个“累赘”被儿子嫌弃。
由此可见,养儿不能防老的根本原因在于,儿子“无利可图”。
这听起来,真够扎心的。但事实如此。
不然为何会出现,文章开通所说的“一父两吃”像秃鹫般的儿子呢。
既然,养儿不能防老,老人又该何去何从。
老人或许应该重新审视“养儿防老”的观念
首先,就不应该有“养儿防老”的观念。
有句老话说得好,“求人不如求己”。养儿子来防老不如靠自己。
年轻时,多给自己攒点养老钱,这样到老了,才能保障。
住自己的房子,有钱请个有良心的保姆;或者,多花点钱,找个靠谱的养老院。
其次,把“养儿防老”看作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
到老了,如果儿子愿意来送关怀,那自然是好的。但如果儿子不来,也就算了。
心态放平和,不能把老年生活保障,全部寄托在儿子身上。
这还是有前提条件的,那就是自己得多给自己攒点钱养老。有实力,心态才能平和。
或许有人会说:“那养儿子还有什么用?”
我无法给出标准答案。
但是,我想说,至少不能将防老视为儿子的用处。
“养儿防老”是对人性的考验。能经受住人性考验的儿子,又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