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出钱、以色列出技术搞定巴拉克-8以后,马上又搞出了陆地型号:它们部署在印控克什米尔区域。近日,两国关系紧张,印度军方积极行动,准备将它们投入使用—俄制S.-400与它不兼容,所以只能各自为战了;

印度“巴拉克-8”导弹射程约70-100公里(改进型巴拉克-8ER可达150公里),速度2马赫(双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制导方式采用中段惯性导航+数据链修正,末端主动雷达制导;导弹系统采用EL/M-2248 MF-STAR有源相控阵雷达(舰载),陆基版使用类似技术,可拦截飞机、巡航导弹和部分弹道目标;

他可与印度空军的预警机和地面雷达联网,扩大对空探测范围。理论上,一套系统可同时引导多枚导弹拦截多个目标;

尽管印度媒体吹嘘“巴拉克-8”压制敌人,可是它的的缺陷与漏洞明显:过度依赖雷达连续照射和数据链修正,易受电磁干扰(如噪声阻塞、欺骗干扰);若巴空军对它的火控雷达进行压制或致盲,导弹末端主动制导的精度将大幅下降;虽然导弹的双脉冲发动机提高射程,但末端机动能力较弱,难以应对高G机动的战机或先进诱饵—恰好,巴空军战斗机群具备这种能力。由于导弹时速只有2马赫,远低于现代超音速反辐射导弹(如MAR-1速度3马赫),导致拦截窗口较短;单枚导弹成本超过400万美元,难以应对大规模饱和攻击;

巴基斯坦空军已经拥有280架枭龙,其中JF-17 Block 3的电磁战能力最强,如果印度发动闪电战,巴基斯坦空军的先锋模范肯定是它们,所以,巴基斯坦为他们配置了优异的电子对抗系统:Block 3可能整合先进的电子战吊舱(如KG600或类似型号),具备对雷达和导弹制导信号的干扰能力;KLJ-7A有源相控阵雷达可提供更强的目标探测和电子扫描能力,支持对敌方雷达信号的识别与干扰;



而导弹逼近告警系统(MAWS)必不可少:通过紫外/红外传感器探测来袭导弹,触发干扰弹或电子干扰措施;它们可以通过中国制三军数据链与预警机/特种机、歼-10CE、空天系统、海面舰艇、地面电磁战武器等实时共享目标信息,形成一体化战场网络;



发挥枭龙-3的战斗力需要预警机/特种机的指挥:ZDK-03预警机搭载的相控阵雷达可探测400公里范围内的空中目标,提供早期预警并引导JF-17和歼-10CE规避巴拉克-8的拦截范围;它通过指挥控制(C2)功能分配干扰任务,例如,指挥歼-10CE使用电子吊舱压制巴拉克-8的火控雷达,同时JF-17发射反辐射导弹(如MAR-1)攻击雷达阵地;





至于歼-10CE则是不可或缺的角色:它配备大口径有源相控阵雷达和电子战系统(如ASEA雷达和KG800干扰吊舱),可对巴拉克-8的L波段搜索雷达(EL/M-2248)实施针对性干扰;通过挂载精确制导武器(如CM-102反辐射导弹)对印度防空节点进行“硬杀伤”;



这套中式的电磁压制体系是否有效呢?巴基斯坦空军在2022年测试过,很不错!



演习初期,预警机发现巴拉克-8系统的雷达信号,定位其阵地或舰艇位置,它引导歼-10CE前出实施电磁压制,干扰雷达锁定和导弹制导链路;接着,JF-17 Block 3利用低可探测性(部分隐身优化)突防,发射反辐射导弹或滑翔制导炸弹摧毁雷达/发射单元—搞定安全通路以后,巴空军后续机群通过已打开的防空缺口执行对地/对海打击。



可见,巴空军联合打击体系已经成型并且验证过消灭印度巴拉克-8及其体系的实战能力:巴空军深知印度军事体系庞杂不兼容的特点,如果采用闪击战术,那么优势在巴空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