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阳市中医院解放路院区产科病区的走廊里,总有一抹轻盈的身影穿梭其间——她是护士刘婕。十四载春秋流转,她如同一盏不灭的暖灯,照亮了无数新生命的第一声啼哭,也熨帖了无数产妇心底的忐忑与期待。从青涩的护士到产科病房的“定心石”,她将青春与热忱悉数倾注于这片承载着希望的土地,用温柔与专业书写着生命的序章。

以匠心守初心,细微处见真情

清晨,天光未亮,刘婕已换上白衣踏入病房。查房时,她总会俯身贴近产妇,用春风般的声音询问:“伤口还疼吗?宝宝昨晚睡得可好?”她的记录本上密密麻麻写满产妇的体温、恶露量和哺乳情况,甚至标注着“张女士偏爱小米粥”“李妈妈需要心理疏导”等细节。面对手足无措的新手父母,她手把手教他们托住婴儿脖颈的力道、调整哺乳姿势的角度,连尿布折叠的褶皱都耐心演示。“护理无小事,每个动作都关乎生命的尊严。”她常对年轻护士这样说。

以仁心化寒冰,抚平焦虑的褶皱



一次深夜值班,刘婕发现一位产妇蜷缩在病床角落啜泣。原来,初为人母的小陈因乳房肿胀疼得彻夜难眠。刘婕轻轻握住她颤抖的手,温声安抚:“别怕,我们一起解决。”她端来热毛巾敷在产妇胸口,指尖以恰到好处的力度推揉肿胀的乳腺。半小时后,疼痛得到缓解,小陈泪中带笑的模样让刘婕红了眼眶。而这样的场景,不过是她十四年职业生涯中的寻常一夜。

以担当护新生,托起生命的重量

去年寒冬,一场紧急剖宫产让产房气氛凝滞。产妇丈夫远在外地无法及时赶回来,年迈的婆婆听到要急诊手术的消息,紧张的手忙脚乱,不知所措。看到这一情况,刘婕握住老人冰凉的手:“阿姨,别着急,我陪您!”随后,她迅速将待产包里的婴儿用品分类收拾好,以备接产时使用,并实时安抚老人的情绪,用温暖的话语给予她力量。当听到宝宝洪亮的啼哭声,看到母子平安被推回病房时,她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那一刻,所有的疲惫都烟消云散了。

十四年如一瞬,仁心永驻

有人问她为何坚守产科,她望着病房里粉红色的婴儿床轻声道:“这里藏着人间最干净的希望。”从青涩到成熟,她见证过胎心监护仪上跳动的奇迹,也紧握过产妇因宫缩发白的手指;也为家属一句“刘护士在,我们就安心”湿了眼眶。十四年,五千多个日夜,她将“护士”二字淬炼成一把温柔的刀,剖开疾苦,接引新生。

晨光再次漫过产房窗棂,刘婕轻轻为一位早产宝宝调整呼吸面罩。玻璃罩上氤氲的雾气里,映着她眼角的细纹和始终未变的微笑——那是岁月馈赠给生命守护者最美的勋章。(通讯员 陈燕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