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合肥4月30日电 (吕欢欢)“五一”假期将至,随着“探亲流”“旅游流”“学生流”等多流叠加,群众出行需求会持续攀升。人民网安徽频道从安徽交控集团皖通公司获悉,预计全省高速公路将迎来自驾出行高峰,部分重点路段出现大流量持续高温运行。
“车流集中主要在G36宁洛高速黄泥岗收费站至滁州北收费站等14个大流量路段。预计自4月30日下午开始,高速流量明显增长,5月1日上午9时至11时出现第一个波次的出行流量高峰。每天呈现上、下午双波峰态势,其中1日从上午9时至下午5时均承受较大交通压力,4日—5日下午流量高度集聚。”皖通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为应对车流急剧增长带来的保畅压力,皖通公司多措并举做好保通保畅、安全保障、暖心服务工作,提升公众出行体验。
安全守护,排查隐患筑防线
在节前,皖通公司统筹兼顾安全生产与防汛等各项工作,积极与气象、自然资源等部门强化信息共享机制,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和地质灾害预警情况,力求做到提前防范、精准应对。
“一路三方”组织铁骑巡查安庆长江大桥桥面。皖通公司供图
其中,各营运单位联合“一路多方”力量,持续开展高速公路行车安全隐患专项大检查,加强道路基础设施和桥梁隧道等关键部位排查力度,及时处置各类病害,确保高速公路处于良好的行车环境。
同时,专门组建专业排查队伍,运用“人工+科技”的立体化排查手段,针对高边坡、存在滑坡塌方隐患区域、山区沟谷、临水临河等重点路段,以及桥涵隧道、防洪排水设施等关键点位进行全面排查。
截至目前,皖通公司已统筹布设防汛应急点123处,配备防汛车辆设备689台,筹建应急队伍175支、应急人员达1644人,全面筑牢了防汛安全防线。
疏堵保畅,协调联动提效率
为全力保障高速公路安全畅通,节前,皖通公司会同省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局、省交警总队以及气象和应急消防部门共同召开一路多方会商会,研究探讨“五一”保障措施,形成更加紧密的路网保通保畅以及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协调联动机制。
包河大道收费站收费员朱慧敏为司乘人员提供行车指引服务。皖通公司供图
“五一”期间,该集团路网目前共设置应急救援点357个,其中新增临时救援点183个。值得一提的是,针对G3京台高速合徐南段改扩建工程下行线封闭施工带来的交通影响,皖通公司通过强化与合肥、蚌埠、滁州三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协同联动,优化“双线联动”的交通组织方案,以精细化、系统化的管理举措,实现了路网分流与区域交通的协调保畅。
智慧赋能,科技助力优体验
为进一步强化科技赋能,皖通公司全天候利用“皖美高速大脑”平台,采取“线上实时监测,线下及时调度”的模式,动态汇集全路网动态信息,重点监测主要城市周边、景区周边、省界干线、桥隧长坡等车流相对集中和改扩建施工、事故易发路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调度干预,持续提升路网运行监测水平和调度处置能力。
广德西站青年志愿者指引车主自助缴费。皖通公司供图
与此同时,充分发挥“应急车道动态引导系统”“皖美救援”管理系统等信息化系统作用,其中G50沪渝高速宣广枢纽节前完成“应急车道动态引导系统”提升建设,新增智慧综合标及大尺寸显示屏,实现监控、广播等一体集成,有效提升出行服务效率。
另外,皖通公司还探索应用无人机巡查、导航协同等技术手段,为路网管控提供“地+空+网”的立体保障。
服务升级,暖心服务有温度
在保通保畅的同时,皖通公司的服务品质也在不断升级。
据介绍,各收费站持续加大入口管控力度,严格禁止“三超”车辆与危化品车辆驶入高速公路。与此同时,为提高车辆快速通行效率,各收费站采取了一系列灵活且科学的举措,如弹性调整ETC车道与人工车道的配置比例、合理设置客货分流车道、增加复式收费终端等。
宣城南站收费人员为故障车辆更换备胎。皖通公司供图
值得一提的是,皖美高速“抖音号”在“五一”期间创新服务模式,推出三大举措提升伴行服务体验:通过“直播+”策略延长直播时长,实时展示沿途路况和景点特色;依托“跨省联动”机制,定时与江苏交控“茉莉花”等优质自媒体平台开展连线互动,为出行群众提供多维度的出行参考;同时强化互动属性,设置弹幕即时问答专区,实时回应网友咨询,助力“焕新”出行体验。
另外,各营运单位也将抓住“小长假”等路旅融合契机,利用微信公众号推送“沿着高速游安徽”等引流内容,深化与当地景区、民宿等沿线特色文旅资源联动,实现出行与旅行的无缝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