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战打不赢中国,特朗普给出降税条件,中国外交部有言在先,美方还要继续误判吗?

目前中美关税战仍在持续,尽管美总统特朗普在中美谈判问题上多次发声,但在行动上却毫不退让,当地时间4月25号,特朗普直言除非中方有“实质性让步”,否则不会对华降税。也就是说,特朗普的对华降税条件已经明确,那就是中方必须率先妥协,并给出“实质性让步”,至于什么算是“实质性让步”,特朗普没有明说,“解释权”在美国手中。如果中国接受这个条件,很可能带来两个结果,一是美方对此大肆炒作、宣扬“胜利”,并转头对世界其他国家进行讹诈。二是中方的让步满足不了美国的“胃口”,特朗普还会以加税为筹码,逼迫中方付出更多利益,这将是一个恶性循环,尝到“甜头”的美方不会轻易收兵。



对此中国外交部已经把话挑明,美方想谈,中国的大门敞开,要打,中国奉陪到底,并告诫美方要解决问题,就必须从平等、尊重和互利的角度跟中国对话。事实证明,特朗普依然搞不清楚局势,不但没听懂中国的话,还对中美关税战存在很大误判。在经贸领域,中国的电子产品、半导体、医疗用品、基建设备是美国的刚需,中国的零部件供应是美国汽车等行业生产的前提。在矿产资源上,美国有15种关键矿产离不开中国供应,近30种关键矿产对华依赖度超50%。不是中国离不开美国,而是美国离不开中国。



近年来,中国不断扩大其他海外市场,与东盟等经济体的贸易关系不断深化,美国市场在中国外贸行业的出口正在降低。另一方面,中国是美债的第二大持有国,同时也是苹果、微软、星巴克、沃尔玛等美企的主要营收点,中美如果脱钩,美企的损失只会更大。特朗普认不清形势,反而盲目自信对中国施压,倒霉的是广大美国企业和美国民众,目前最坏的结果已经出现,美国的供应链已经受到关税冲击,物价上涨、供应短缺将进一步激化美国的社会矛盾,而美企的生产经营遭遇危机后,或将拉高美国的失业率。



作为关税战的挑起者,美方不但没有主动结束错误政策的打算,反而以自身在全球贸易体系内的“优势地位”,对各国进行威胁讹诈,只会遭到更大的反制。眼下中方并没有主动妥协的迹象,4月23号,欧委会认定苹果公司和元宇宙公司违反欧盟规定,对两家公司处以5亿和2亿欧元的罚款。在美欧关系上,美媒已经发现不妙,近日《大西洋》网站发表评论文章,称美欧的“跨大西洋关系”经历了几个月的挫折,欧洲已经无法信任美国。不难看出,特朗普政府的反复无常,正让美国处于四面楚歌,而中国的反制措施还会继续,直到特朗普认清现实。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