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家印象里,晨练是开启活力一天的健康方式,尤其对老人而言,既能活动筋骨,又能呼吸新鲜空气。可谁能想到,前不久一位老人晨练时,就因戴了顶帽子,竟突发中风,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急救科医生痛心疾首地发出警告:夏天有些看似平常的习惯,实则暗藏巨大风险,堪比“自杀式”行为。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夏天还有哪些习惯需要我们警惕呢?
68岁的李爷爷身体一直硬朗,每天清晨都会到公园锻炼。这天,他和往常一样出门晨练,考虑到早上太阳初升,怕晒到头,就戴了顶厚实的毛线帽。晨练过程中,李爷爷感觉有些闷热,但想着再坚持一会儿就回家,便没太在意。
可没过多久,李爷爷突然感觉头晕目眩,一侧肢体也使不上劲,话都说不利索了。一同锻炼的伙伴见状,赶忙拨打了急救电话。送到医院后,医生诊断李爷爷是突发中风。经过紧急救治,李爷爷虽然脱离了生命危险,但留下了肢体活动不便的后遗症。
好好的晨练,怎么戴个帽子就中风了呢?急救科王主任解释,夏天人体为了散热,皮肤血管会扩张,血液循环加快。而李爷爷戴了厚实的帽子,头部散热受阻,导致头部温度升高,大量血液涌向头部。此时,李爷爷本身可能存在血管老化、动脉粥样硬化等基础疾病,血管弹性变差,血流受阻,就容易形成血栓,引发中风。
此外,夏季气温高,人体出汗多,血液黏稠度增加。如果头部散热不畅,进一步加重了血液循环的负担,也大大提高了中风的风险。对于老年人来说,身体调节能力下降,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减弱,在夏天更要特别注意这些细节。
除了晨练戴厚帽子,急救科医生还指出,夏天还有3个习惯,对健康的危害极大,必须引起重视。
猛灌冰水解暑
夏天天气炎热,很多人运动后或从户外回来,会迫不及待地猛灌冰水,觉得这样能快速降温解渴。然而,这种做法非常危险。当人体处于高温环境时,血管处于扩张状态,以加快散热。此时突然大量饮用冰水,会刺激胃肠道和血管,导致胃肠道血管急剧收缩,影响消化功能,引发腹痛、腹泻等症状。
同时,血管突然收缩还会使血压升高,增加心脏负担。对于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来说,这种血压的剧烈波动可能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甚至中风。
此前就有报道,一位年轻人在剧烈运动后,一口气喝下一大瓶冰水,结果当场晕倒,送医后被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所以,夏天喝水要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水温也不宜过低,以接近体温为宜。
空调温度调太低
在炎热的夏天,空调成了人们的“救命神器”。很多人为了追求凉爽,会把空调温度调得很低,甚至开到18℃、19℃。从高温的室外进入低温的空调房,身体会受到强烈的冷热刺激。皮肤血管会迅速收缩,导致血液循环不畅,身体调节体温的能力也会受到影响。
长时间待在低温的空调房里,还容易引发“空调病”,出现头痛、头晕、乏力、关节疼痛等症状。对于老年人来说,他们的身体抵抗力较弱,关节和肌肉功能也有所退化,过低的空调温度会使关节受寒,加重关节疼痛,还可能诱发感冒、肺炎等疾病。而且,室内外温差过大,老人进出房间时,血管频繁收缩和扩张,也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发作的风险。建议将空调温度设定在26℃左右,室内外温差不要超过7℃。
运动后立即冲凉
运动后一身大汗,很多人会选择马上冲个凉水澡,觉得这样能快速降温、消除疲劳。但运动后身体处于兴奋状态,毛孔张开,大量出汗以散发体内热量。此时如果立即冲凉水澡,冷水会刺激皮肤,使毛孔迅速闭合,导致体内热量无法及时散发出去,引起体温调节失衡。同时,冷水还会使血管收缩,影响血液循环,加重心脏负担。对于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的老人来说,这种刺激可能引发血压骤升、心律失常等问题,甚至导致猝死。
正确的做法是,运动后先休息一会儿,等身体恢复平静,汗液基本干了,再用温水洗澡。温水既能清洁身体,又不会对身体造成过大刺激。
夏天本应是充满活力与欢乐的季节,但一些不良习惯却可能给我们的健康带来严重威胁。我们要提高健康意识,摒弃那些看似平常却危害巨大的“自杀式”习惯,用科学的方法养生保健。希望每一位老人都能平安健康地度过夏天,享受美好的晚年生活。也希望大家能将这些健康知识传递给身边的人,让更多的人远离危险,拥抱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