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子”的国家标准正式实施,预示着房地产市场即将迈入一个以住宅品质为核心竞争力的新时代。“好房子”将为房地产市场注入新动能,从短期来看,有望成为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重要支撑力量;从长期来看,为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转型升级奠定重要基础,有助于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夏金彪
5月1日,被业内称为“好房子”的国家标准、由住建部发布的《住宅项目规范》正式施行。《住宅项目规范》从住宅设计、建设、验收等多个环节提出了明确要求,不仅是为了提升住宅品质,也将重塑房地产市场生态,引导市场从重速度的粗放式发展向重品质的高质量发展转变。
今年以来,“好房子”政策成为国家层面的政策。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好房子”,并明确“安全、舒适、绿色、智慧”四大属性;到4月25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加大高品质住房供给”;再到《住宅项目规范》这一国家标准的正式施行,预示着房地产市场即将迈入一个以品质为核心竞争力的“好房子”时代。“好房子”建设将为房地产市场注入新的发展动能,不仅有助于应对当前房地产市场的挑战,还将有利于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和房地产市场可持续、健康发展。
当前房地产市场仍处于调整期,部分城市面临价格下行、库存高企等问题。“好房子”建设通过明确住宅品质标准、优化开发流程等,从供需两端为市场注入稳定性,从短期来看,有望成为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重要支撑力量。
从供给端来看,“好房子”国家标准对住宅项目的设计、施工、验收等环节提出强制性要求,尤其强化了房企的主体责任,这将为房企提供明确的发展方向和标准,有助于稳定房地产市场预期。房企将更加注重产品的品质和服务水平,从而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推动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发展。
从需求端来看,“好房子”国家标准对住宅项目的各个方面,从安全性、舒适性到智能化、绿色化,都提出了明确而严格的要求,这增强了消费者对住房产品的信心。过去一段时间,部分房地产项目出现的质量问题、烂尾风险等,严重打击了购房者的信心,导致市场观望情绪浓厚,有效需求受到抑制。“好房子”供给将有助于重塑消费者的购房信心,将更好满足改善性住房需求,从而刺激市场成交量,进而对市场价格产生支撑作用。
从长期来看,“好房子”建设不仅是短期稳增长的手段,更是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重要战略支撑,为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转型升级奠定重要基础。
过去一段时间,我国房地产行业一直以“高杠杆、高周转、高负债”为主要特征,过度追求规模扩张,忽视了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好房子”的国家标准提供了系统标准和技术路径,促进住房项目从设计、建造到运营全生命周期的提升,促使房企提升研发投入,打造差异化竞争力,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提升住宅的舒适性、安全性、低碳化、智能化水平。同时,房企还需要更加注重售后服务,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房屋维护和管理服务。这种转型升级,将使房地产行业从一个粗放型增长的行业,转变为一个集技术创新、精细化管理和服务于一体的现代服务业。
此外,房地产行业涉及上下游众多产业,包括建筑材料、智能家居、绿色能源等。“好房子”建设将带动整个产业链向更高质量的方向发展。例如,对建筑材料的更高要求,将促使建材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生产出更环保、更耐用的材料。对智能家居的普及,将带动智能家居产业的快速发展。对绿色能源的应用,将促进可再生能源的推广。这种产业链的协同发展,将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需要指出的是,“好房子”建设也面临着一些挑战。比如,“好房子”的更高标准必然会导致开发成本的上升。如何平衡成本上升与购房者承受能力,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此外,对“好房子”监管主要聚焦工程的合规性,但对全周期运维还缺乏约束。
可以预见,随着相关配套政策的不断完善和落实,“好房子”建设将成为推动我国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抓手,助力实现住房供给体系的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目标。
图片来源:新华社
总 监 制丨王 辉车海刚
监 制丨陈 波 王 彧 杨玉洋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曹 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