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份,两份北京、上海的工友互助文档在互联网上刷屏。

这两份文档中众多“奇葩”招聘需求和大家对于公司招聘人员的搞笑吐槽,吸引了许多网友围观。

可若说最震碎三观的,还要数一位上海富婆的保姆招聘要求。



这位富太太以月薪14万的水准招聘不住家阿姨,工作时间十二个小时,再看工作内容:

不需要自尊心强的,要有眼力见,最重要的是“跪式服务”——太太一伸脚,立刻给穿鞋子;太太一抖肩,立刻给脱衣服;

招聘要求里明确写到了,就相当于古代伺候主子的贴身丫鬟!

不仅如此,还要求身高165以上,体重110斤以下,要会唱歌跳舞,长相周正干净。



有人看着这样的招聘要求实在好奇,于是加上了联系方式打算一探究竟。

谁知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这位太太刚刚继承了2亿遗产,正是炫富心态爆发的时候,她需要的是两名住家阿姨,一个上白班一个上夜班。

白班“丫鬟”除了要打扫房间做家务之外,还要为太太跪式穿袜子穿鞋、太太回家前十分钟要站在门口迎接并跪着为其脱鞋;

晚班“丫鬟”要跪着为太太洗脚、按摩,准备晚间水果,放洗澡水等等。



各项要求看得人大开眼界,不禁感慨:还是有钱人会享受!

可令人没想到的是,这样的封建余孽行为不仅没有招致骂声,反而引来了一群互联网“老奴”,玩着梗包围了上来。

他们说:“尊严是什么?月薪三千的工作就有尊严了吗?”

“一个月给我14万,天天扇我两巴掌我都乐意。”



这世界上多得是用尊严和脸面换报酬的人,只要不做出违反法律底线的事,我们都应当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

可是堂而皇之将这些行为美化、当成笑话玩梗、甚至“恋富”“舔富”,这种病态群体的遮羞布,早就应该被撕开了!



心理动力与权力

每个人潜意识中都会追求权力与掌控,不管是面对他人还是应对自我,这样的掌控欲会给人带来安全感。

然而某些极端的权力和掌控欲需求,显然已经超出了社会道德准则的底线。

根据心理动力学理论,人格障碍(变态心理)往往源自于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冲突;



个体的本能欲望被社会规范压抑进了无意识中,但却并没有消失;

而是在达成某些条件(如开头事例中太太的突然暴富)之后通过扭曲的方式表现出来。

在当今社会,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占据了主导地位,在各类媒体的宣传和展示下,奢侈品品牌和成功人士的生活也进入了普罗大众的视野。

有人艳羡、有人嫉妒、还有一些人陷入了病态的追逐,想尽方法想和这些有钱人贴的再近一些。



Carlton曾说:“伦敦东区最贫困的爱国者,只要想到英国的工业和财富,也会不由自主挺起胸膛。”

然而,贴近了有钱人,你就真的也变成了有钱人吗?追逐消费主义,打造外在人设,你就真的可以变得和外在人设一模一样吗?



坎特里尔阶梯隐喻蒙蔽心灵

你听说过近些年突然爆火的“万柳书院少爷”吗?

某个博主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一个简单的运球视频;

却被发现定位在北京海淀区顶级高奢住宅区万柳书院,约30万一平方的豪宅,堪称寸土寸金。



不仅如此,少爷视频背景中还有一幅古画,有网友坚称是齐白石的真迹。

可事情存疑的点在于,一位身价可能上十亿、上百亿的少爷,会没有学业压力,天天拍视频、直播给网友们看吗?

隔着网线和模糊的视频,真的有人能一眼认出齐白石的真迹吗?

这是不是mcn(与创作者合作进行网络营销内容)公司精心策划的一场包装,我们不得而知。



有一个著名的测试幸福指数的理论:坎特里尔阶梯;

即一个10层的梯子,从1-10,底端代表着你最糟糕的生活,顶端代表着你最美好的生活,你觉得现在你处于梯子的哪一层?

你对于梯子的最顶层的畅想又是怎么样的呢?

心理学研究发现,大多数人们在思考顶层的梯子时,会较多考虑权力、财富、社会地位,而较少考虑精神升华、家人朋友、心理健康。



这凸显出一个问题:我们到底是用什么来衡量我们的幸福?是对财富无意义、无休止的追求,还是停下来审视自己的内心?

在这个物欲代替干净的心灵、病态占据主流的社会,你所看到的东西,就是你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最想探求的事物。

那么,你看到的是什么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