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5位新当选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与中外记者见面(引题)

争做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主题)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郝赫 朱欣

代表行业特色的工装在身,见证岗位建功的物件在手,彰显劳动荣光的奖章熠熠生辉。

伴随着接连成片的快门声音,4月29日下午,5位新当选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走进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大厅,围绕“弘扬劳模精神 勇担时代使命”主题与中外媒体记者分享各自的故事和心路历程。

4月28日上午,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这5位代表——叶林伟、李萌、邓兰舟、高煜、吴嘉楠和来自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的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一道步入人民大会堂,共同接受表彰。


4月2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代表围绕“弘扬劳模精神 勇担时代使命”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王伟伟 摄

为了千家万户

发布会现场,湖北省五峰三农客运有限公司驾驶员邓兰舟拿出了不离身的小本子,上面清晰地记录着他每天要帮乡亲们带的东西。“我的家乡五峰山大人稀,群众出行和购买极为不便。”从23岁成为农村客运司机,他开始免费帮老乡带货。17年,从记事本到手机,邓兰舟将乡亲们对美好生活的点滴期望变成现实。

一口地道的北京口音,北京市东城区环境卫生服务中心时传祥所三八女子班班长李萌是胡同里面长大的姑娘。从部队退役后,20岁的李萌成为一名抽粪工人。刚工作时很多人问她:“你干得了这又脏又累的活吗?”多年来,李萌用实际行动打消了这些质疑,践行“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精神,任劳任怨,“时传祥老前辈曾说过‘工作无贵贱,行业无尊卑’,任何工作都是革命的组成部分,都是人民所需要的”。

一张来自1993年的照片,将大家的记忆带到上海地铁1号线开通之际。照片中的墙上写着“人民地铁人民建,为民之举靠人民”——对上海地铁虹桥站车站站长高煜来说,这也是她的初心使命,“我的使命担当就是要为人民建地铁、建人民想要的地铁”。

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从广袤瀚海到三江之源,清洁低碳的“绿电”正沿着纵横交织的电网奔涌不息,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超高压公司运维检修部变电运维管理专责吴嘉楠大学毕业后毅然奔赴青藏高原,和成千上万名高原电力人一起坚守,“我们相当于是每一位变电站的‘守卫兵’,通过日常巡视维护和检修,确保将青海省内优质清洁的电能稳定地输送到祖国的千家万户”。

中国二重德阳万航模锻公司班组长叶林伟进入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当听说锻压班在为8万吨模锻压力机定向培养技能人才,而该吨位压力机可以为中国建造自己的飞机提供支撑,就毅然从热门专业转入锻压专业,最终成长为8万吨模锻压力机首位操作手,“能够服务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我们新时代的产业工人感到无上的光荣。”叶林伟说。

践行模范担当

谈到专业,叶林伟总有说不完的热爱,现场他为大家介绍手中所持模型的真机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8万吨模锻压力机。多年来,叶林伟和同事围绕实现航空重要锻件国产化这一重要使命,攻克了一项项关键核心技术,助力我国大型客机关键产品的研制。2015年,他精准操控压力机成功为C919大型客机压制起落架锻件,以匠心托起了大国重器的千钧重担。

高煜有个同事和乘客常爱叫的别称——“地铁女哪吒”,这一称呼来自她站上双轮平衡车后站得高、看得远、行动快的服务特色。在9.6万平方米的上海地铁虹桥站,突发情况多、服务难点大,为了更好服务旅客,高煜用双轮电动平衡车串联起上海地铁工作人员和乘客之间的服务距离,开创了全国首个“走出窗口、主动服务”的特色服务品牌“小煜流星轮”,成为一道流动的亮丽风景线。

每当看到留言中大家的肯定,高煜都觉得:“群众的认可是我们所做的事情最值得的地方,想乘客所想、急乘客所急也是我们一直会去做的事。”

面对记者提问的“工作中最有成就感的是什么”这一问题,吴嘉楠为大家介绍了她的工作日常——“我们的工作性质要24小时驻守在变电站,就像变电站的医生一样,通过‘望闻问切’来诊断站内的设备是否健康。”吴嘉楠说,“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重复着,看似不起眼,但是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是我认为我工作的价值所在。”

正如劳模所说,每一名劳动者就像微光一样,散落在各行各业每个角落。这些微光聚集起来就是一把火炬,燃烧着熊熊烈火,散发出最光亮的光明和最温暖的温度。

代代接续奋斗

李萌所在的环卫中心,是全国第一代劳动模范、掏粪工人时传祥生前所在单位。和每一位东城环卫人一样,李萌的入职第一课也来到了时传祥纪念馆。“如果我能在时传祥老前辈的单位工作,非常光荣。”为此,李萌在当时可选的工种中选择成为一名抽粪女工,也记住了时传祥投入心血带好25名年轻掏粪工人的事迹。

小学课本中的榜样成为工作上的领路人,她和一直沿着时传祥的路前进的前辈们一样,干好工作的同时,主动帮助街坊邻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邓兰舟最初在亲戚的车上当售票员,看到亲戚每天忙着搬货、采购并不理解,后来他才知道,那是为了农忙时无暇进城的乡亲们带货,也了解到在跑乡村客运司机中有很多老师傅都这样。在老师傅的影响下,邓兰舟学着他们的样子,平时认认真真地开车,高高兴兴为乡亲们服务,十几年如一日,用自己的热心和爱心温暖了许多村民。

如今,吴嘉楠在师傅的教导下早已熟练应对各类紧急情况,叶林伟有了4个签订“师带徒”协议的徒弟,高煜首倡成立的跨部门协作团队“铁三角服务联盟”,让服务“无边界”。

“劳模精神就是不断超越自我、创新突破,在服务制造强国、科技强国的伟大进程中展现出一项项重大技术装备研究成果。”

“当清洁能源送入到大电网那一刻,我感觉整个变电站都是发光的,也认为我选择的这份事业是非常了不起的。”

“每一天在为乘客出行保障的时候,我们要让乘客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温度,感受到上海地铁信得过。”

“我看到大家对美好环境生活的向往,使我总想为环卫多做一点。”

“把每一趟的行程当成守护家人的旅程,这些小事看似平凡,正是劳模精神的体现,也会不断激励着我们永远向前走。”

他们在岗位上历练成才、担当奉献、发光发热;他们传承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他们为我国发展建设作出重要贡献,他们是人民的楷模、国家的栋梁。

“争做新征程上的奋斗者”,是劳模们的挺膺担当,也将成为广大职工脚踏实地、奋发进取、拼搏奉献,以奋斗铸就新辉煌的火热实践。

(中工网北京4月29日电)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