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张若】台湾地区领导人赖清德抛出所谓“脱中入北”论调后,台“教育部”随即在教育领域开始一系列“台独”操作,包括编写“识读中国威胁”的教材,把针对联合国大会2758号决议的曲解纳入中学补充教材等。有岛内评论认为,民进党当局此前操弄的教材“去中国化”,如今已进一步滑向“反中”。

历史书越改越乱

赖清德日前公布所谓对抗大陆的17条措施,其中就包括“全面深化青年学子对中国的识读教育”。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台“教育部长”郑英耀日前声称,“台湾与中国一边一国毋庸置疑”,“教育部”将邀请社会、历史等学科老师组成辅导团,编撰“国家认同”“识读中国威胁”的教材,希望今年暑假前开发出来。国民党“立委”翁晓玲表示,教育部门负责人说出“一边一国”非常不适宜,明显“违宪”。她批评说,民进党当局不敢搞“台独”,就要曲解法律走“实质台独”。而未来要新增“识读中国威胁”的教材,只会激化两岸对立,无助于双方和平发展,“民进党就是想要让台湾走向战争”。民众党“立委”刘书彬也说,“台湾、中国,一边一国”的说法严重“违宪”,教育部门负责人作为台湾教育根基的重要推手,不应只有政治意识形态。

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近日表示,有关言论宣扬“一边一国”分裂谬论,是赤裸裸的谋“独”挑衅。她说,民进党当局大搞“去中国化”,罔顾历史,歪曲事实,妄图利用“台独”教材割断两岸历史文化联结,造成台湾青年一代历史记忆混淆和国家认同扭曲,“如此数典忘祖的倒行逆施,必将遭到两岸同胞的强力反对和唾弃”。

面对岛内外的强烈反对,民进党当局仍一意孤行。台“教育研究院”发新闻稿“建议”未来初中社会与高中历史教科书内,应呈现联合国大会2758号决议文及多项国际条约内容。同时,初中社会学科加入所谓《旧金山和约》等内容。虽然台“教育部”声称,老师可以选择使用或不使用这些补充教材,但嘉义大学应用历史系主任吴昆财表示,所谓《旧金山和约》等鼓吹的是“台湾地位未定论”,直言民进党的最大目的还是“去中国化”,“教育部要调整历史教科书的定调简直是在自嗨、痴人说梦,且越改越乱,此举只会让学生无所适从”。他同时表示,时下岛内年轻人拒绝被教科书洗脑,且对政治操弄反感,课本的影响力已在递减,尤其现在社交媒体发达,大家都有各自的方法认识两岸与国际,“学生不会理你的啦”。

黄埔军校同学后代联谊会会长丘智贤撰文批评道,赖清德口口声声要“识读中国”,实际上是要歪曲历史,制造两岸对立仇恨,“系统化地塑造年轻世代‘抗战与我无关、中国就是外国’的思维,在抗战胜利暨台湾光复80周年之际真是最大的讽刺。”

幕后黑手是郑英耀

而操弄这一切的幕后黑手,就是台“教育部长”郑英耀。台媒起底称,1955年出生的郑英耀曾任高雄中山大学校长,特别热衷政治,2000年台湾首次政党轮替时,他和学界、法界的“台独”分子成立“北社”等组织,意识形态鲜明。报道称,民进党上台后,郑英耀曾多次被点名可能接任“教育部长”,去年5月赖清德上台后郑英耀如愿以偿。

郑英耀出任台“教育部长”后,不仅陆生学位生没有恢复,两岸学术、教育交流还逐渐限缩。他先是宣布禁止所有台湾大专院校与大陆的华侨大学、广州暨南大学、北京华文学院3校交流,且不承认学历,随后又以防止关键科技遭窃为借口,禁止岛内学校与大陆7所高校交流。郑英耀还要求岛内中小学校交流以欧美、东北亚等学校为先,“以两岸现况,交流能避免就避免”。《中国时报》称,如今他还要编撰“国家认同”“识读中国威胁”的教材,成为民进党当局“反中”的头号打手,让两岸关系再度降到冰点。

《联合报》刊登的一篇言论质疑称,郑英耀“一边一国”论调所依据的就是民进党的“台独党纲”及“台湾前途决议文”,而不是“两岸人民关系条例”。不依法行政、满脑子只有“台独”意识形态的“教育部长”,根本是全台师生最坏的示范,“已是教育乱源,人民的千古罪人”。中华语文教育促进协会秘书长段心仪质问道,小学老师告诉孩子“我们是中国人”,这本就是台湾民众该具备的基本常识,哪一点违反教育中立?“真正想利用教育手段试图混淆国家认同的,恐怕是郑部长吧。”

“下一代教育堪虑”

台“教育部”用意识形态绑架下一代引发岛内担忧,中时电子报发表社论称,岛内教材逐步成为推动“渐进式台独”的政治工具,给年轻学子的价值认知、历史观养成以及两岸未来发展势必带来深远的冲击。民进党上台后,长期将教育视为建构“台湾主体性”的关键场域,从历史课纲“去中国化”、文言文比例下调,到现在高举“识读中国威胁”的旗帜,无不透露出深层的政治操作。郑英耀不仅执行“台独”教育政策,更将学术空间政治化、意识形态化。文章分析称,赖清德深知“法理台独”难以推动,于是选择绕道而行,在文化与教育领域进行“柔性台独”,形塑下一代的“敌我认知”。这种手法较难即刻察觉,却具长期洗脑效应,而郑英耀正是这项“政治工程”的执行者。《中国时报》称,“有此意识形态强烈的部长,下一代教育堪虑”。

《联合报》23日的社论称,郑英耀不断用政治限缩台湾学生的视野,“识读中国威胁的教材,从小培养学生敌意,增加对立,台海未来还有和平可能吗?”文章说,台湾正面临关税战与“大罢免”的内外动荡,民进党当局对外跪降美国、对内追杀蓝白,郑英耀则把战火引向教育领域,“但扭曲民主价值、蒙蔽历史认知,扩大社会裂痕、深化两岸仇恨,其长远影响难以估量。当知识失去开放本质,政治压断教育脊梁,郑英耀将成教育的千古罪人。”

联合新闻网称,“将抗中意识形态与政治动机凌驾于教育,不只让教育专业受到影响,朝野乃至社会势必也将为此混乱,更不利社会安定”。《中国时报》称,民进党上台后两岸关系已陷低谷,“当台湾青年在教育制度中被灌输中国=威胁、中国=敌人的认知时,未来任何形式的对话空间都将大幅缩减”,最终可能连和平都成为一种奢望。文章呼吁,民进党当局,应该让学生拥有理性判断与思辨的能力,提升年轻学子的国际竞争力才是教育真谛,也才能避免台湾陷入内部分裂与两岸对撞。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