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所述内容均有真实出处,绝无虚构。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有些国家在国际上总是被吐槽得体无完肤?
一则关于“韩国和印度为何不受欢迎”的讨论在国外问答网站上炸开了锅,来自世界各地的网友纷纷开炮,评论区直接变成了“群嘲大会”
一个被diss脏乱差,蜥蜴都不敢靠近印度人,一个被嘲只会偷文化还迷之自信。
先说印度,2025年的社交媒体上,关于印度的讨论依然绕不开“脏乱差”这个标签。
旅游博主在平台评论,吐槽自己在新德里街头被“柴油味+咖喱味”的组合拳熏得头晕,街边随处可见的垃圾堆和随意排泄的场景更是让他三观炸裂。
评论区里各国网友集体补刀:“去印度旅游,带上口罩比带相机重要!”
“我宁愿去火星也不想再踏上那片土地!”这些评论虽然夸张,但确实反映了印度在全球形象上的硬伤。
不可否认,印度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比如泰姬陵的壮美、瑜伽的全球流行,但基础设施的落后和卫生条件的堪忧,总是让游客望而却步
网上的印度街头视频,确实让人有点“生理不适”。
再来说韩国,这个国家在国际上的争议可一点不比印度少。
2025年的最新热点里,韩国文化输出依然是个双刃剑。一方面,K-pop和韩剧继续席卷全球,BLACKPINK和BTS的粉丝遍布全世界,韩国文化靠着“软实力”赚足了眼球;另一方面,韩国却频频被指“文化挪用”和“历史翻车”。
一部韩国历史剧因为把中国传统服饰汉服“改编”成韩服,引发了中韩网友的大规模口水战。
平台上,中国网友直接开怼:“偷文化还偷上瘾了?”韩国网友则反击:“这本来就是我们的传统!”
咱们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端午节、汉服这些文化符号承载了千年历史,凭啥被别人拿去“申遗”?
但冷静想想,韩国这种“迷之自信”背后,其实是文化自卑感的反向输出
小国寡民,夹在中美日之间,韩国总想通过文化包装来提升国际地位。
当然,吐槽归吐槽,咱们也得承认,韩国和印度都有自己的闪光点。韩国的科技实力不容小觑,三星、LG这些品牌在全球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印度的IT产业更是全球顶尖,班加罗尔被称为“亚洲硅谷”
但为什么这两个国家还是频频被黑?在我看来,根源在于“认知落差”。印度和韩国的国际形象和他们的自我认知有很大偏差。
印度觉得自己是“世界大国”,韩国觉得自己是“文化强国”,但在别人眼里,他们的短板——卫生问题、文化争议——却被无限放大
这种落差就像一个人觉得自己是“高富帅”,但别人只看到了他的“油腻”和“浮夸”,自然容易招黑。